“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清华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无私帮助和悉心关怀。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的众多捐赠者中,既有知名校友、企业家、慈善家,也有默默无闻的普通公众。
蹚过岁月的河流,摄取美丽的浪花;仰望无垠的星空,采撷闪亮的星星。荷塘善事,香远益清,特此选取和呈现捐赠人、受益人及相关人士的典型代表和动人故事,以弘扬和传承捐赠人慷慨仁厚、乐善好施的精神品质。
葉叶琴(1908 年~2015年),女,字静友,1908年出生于嘉鱼县龙口镇老湾街(今属洪湖市老湾乡北河村),自幼名琴。 民国时期,她开女子在娘家立门立户载入谱谍之先河,将姓名第一字用繁体字“葉”,第二字用简体字“...
他是一名最普通的教授,却为中国的水利水电事业作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他从不与人争辩,只以学识服人。同行们渴望得到他的指点,却又有些敬畏他直指要害的见解。他是老专家们最可信赖的“战友”,是中青年教师心目中...
本文第一部分节选自《民族艺术》2014年第5期李学勤先生所著《我与清华简的初步整理研究》一文,其中详细记述了清华简的发现和入藏的过程,诸多机缘转折犹如探秘小说一般引人入胜。而第二部分中出土文献研究中心十余年...
2008年10月,自香港抢救回归的2千多枚竹简正式入藏清华大学,这批竹简属于战国中晚期,距今大约2300-2400年,出土于古代的楚国境内,是目前数量最多、年代最早的竹简书之一。清华大学专门成立了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
2018年11月17日,纪念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李学勤先生因身体原因未能出席,仍然写了这篇言辞朴实,但包含热情和感恩的致辞。 尊敬的邱勇校长:...
乍暖还寒,春意正隆,一位老人却永远沉睡了。2019年2月24日,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先生因病于2019年2月24日零点11分去世,享年86岁。今天,是先生遗体告别的日子,我们以《缅怀|清...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号院3号楼12层1201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
邮编: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