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高校“双一流”建设、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等教育重大筹款和战略捐赠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及公益慈善理论前沿,洞察国内外公益慈善行业发展趋势,用理论指导工作和实践开展,将对高校基金会的创新发展提供有益指引。2018年,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策划发起中国高校首个战略筹款运动——“更好的清华”,并与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密切联动,开启系统化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工作,特此发布相关成果,敬请各界批评指正。
9月9日,在第40个教师节到来前夕,《人民日报》理论版头条刊发清华大学党委书记、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理事长邱勇署名文章《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特刊登全文,以飨读者。
高校基金会坚持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独特而重要的力量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指出,“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
在党中央关于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和“第三次分配”等政策方针的指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下,支持好大学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师资建设、校园建设同时,更好地发挥清华大学教育、科研与人才培养的综合优势,开展面向全社会的公益服务,推动行业在新时期迈如新的发展阶段。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号院3号楼12层1201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
邮编: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