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7日,纪念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李学勤先生因身体原因未能出席,仍然写了这篇言辞朴实,但包含热情和感恩的致辞。
尊敬的邱勇校长:
尊敬的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在今天这样一个硕果飘香的晚秋时节,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的纪念会,同时还举行清华简第八辑整理报告的成果发布会,我的内心无比欣悦。在此我谨代表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向到会的各位领导、学术界同仁以及新闻媒体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十周年活动现场
时间过得真快,十年前的2008年7月15日,清华简得以入藏学校,也由此有了我们这个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的建立,不知不觉间已经过了整整十年。每次回想起竹简刚刚运抵学校时的情景,我还历历在目,恍若昨日。十年来,我们在教育部等国家部委和学校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学术界同仁和社会各界的热心帮助下,中心的同仁们白手起家,克服了种种困难,开始了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的建设历程。从2010年起,中心开始陆续出版清华简的系列整理报告,并不断发表与出土文献相关的科研成果;2011年,中心成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从2014年开始又与其他10家兄弟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组成了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开展出土文献整理研究与人才培养方面的深度协同合作;另外,中心还与多家考古文博单位联合从事甲骨和多批简牍的整理研究,相关的成果也在陆续公布之中。如果说这十年来中心的工作能够取得些许成绩,那完全是与大家的热心支持分不开的。对于十年来大家给予我们的厚爱与支持,我们长志不忘。在此我也谨代表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对大家长期以来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清华简《摄命》
同时,我也要深深感谢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的同事们。他们中的许多位先生来自于不同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了清华简等出土文献的保护与整理研究工作而走到了一起。这十年来,中心的各位同事不计得失,齐心协力,忘我工作,共克难关,这才有了中心这十年来的快速发展。中心所做的各项工作和所取得的种种成果,都是我们这个规模不大但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集体共同努力而获得的。在这里我也要衷心感谢中心同仁们多年以来的辛勤付出!
回顾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十年来走过的路程,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十年的时光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不算短,但是对于一个刚刚建立和起步的研究机构来说,我们才从呱呱落地、蹒跚学步迈入到充满朝气和进取的少年时期,我们的工作还做得很不够,我们的前面还有种种的困难与挑战,需要我们去克服和解决。同时,党和国家对于我们中心的发展给予了很高的期望,学校也明确要求我们要建成世界一流的文科研究中心,带动和促进出土文献与语言学、历史学、文学、哲学、艺术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为我国出土文献的发展与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深感重任在肩,责无旁贷。我们中心的全体同仁将在各位嘉宾的关心与支持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往开来,努力前行,尽我们所能把各项工作做好,把中心建设好,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尽我们的一份绵薄之力。希望各位嘉宾通过这次纪念会,能够了解我们十年来所走过的道路,并给我们更多的批评、指点和帮助,使我们能够做得更好一些。对于大家的支持和帮助,我在此预致谢意。
我个人由于身体条件,不能到会向大家请教,非常遗憾,也敬请大家鉴谅。
最后,请容许我在此预祝大会圆满成功,祝各位嘉宾健康如意!
谢谢大家!
李学勤
2018年11月17日
编: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