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清华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无私帮助和悉心关怀。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的众多捐赠者中,既有知名校友、企业家、慈善家,也有默默无闻的普通公众。
蹚过岁月的河流,摄取美丽的浪花;仰望无垠的星空,采撷闪亮的星星。荷塘善事,香远益清,特此选取和呈现捐赠人、受益人及相关人士的典型代表和动人故事,以弘扬和传承捐赠人慷慨仁厚、乐善好施的精神品质。
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清华园里也有这样一群在乡村振兴工作站里努力贡献青春力量的青年师生。适逢全国“两会”召开,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特推出系列人物特写,记录他们站稳人民...
编者按伟大之大学必有伟大之博物馆,在科学日益发达的现代,科学博物馆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清华大学将诞生第一座综合类科学博物馆,这也是中国大学的第一座。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自宣布筹备之初便引起广泛关注。适逢清...
“李先生是我们的最可信赖的真诚的朋友。”这是原清华大学党委书记、原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贺美英教授在2006年2月16日“伟清楼”奠基典礼仪式上说的一句话。这句话是贺美英理事长的真心话,也道出了清华人的肺腑之言。李...
从清华大学图书馆老馆一期建筑于1919年落成起,一代代清华师生在图书馆探微明理、学古论今。历经百余年风雨,清华图书馆从未迁离建馆原址,这已成为清华大学独特的文化传承。窗明几净的阅览室里,读者漫步书架间,徜...
2019年10月2日,倾心国学的耄耋慈善家冯燊均先生与世长辞。冯燊均(1932-2019)2018年,冯先生向清华大学捐赠设立大成奖学金和奖教金,鼓励师生研究、传授传统经史义理之学及相关项目。 而今,空山万静,腊梅诸...
坚韧 执着 爱心——忆杨绛先生与“好读书”奖学金(2016年5月31日)5月25日,杨绛先生安详、平静地走了。我们失去了一位杰出的校友,一位享誉国内外的作家。年轻的学生们、好读书的孩子们,...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号院3号楼12层1201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
邮编: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