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高校“双一流”建设、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等教育重大筹款和战略捐赠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及公益慈善理论前沿,洞察国内外公益慈善行业发展趋势,用理论指导工作和实践开展,将对高校基金会的创新发展提供有益指引。2018年,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策划发起中国高校首个战略筹款运动——“更好的清华”,并与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密切联动,开启系统化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工作,特此发布相关成果,敬请各界批评指正。
为鼓励和便利高校基金会参与慈善信托,本文还基于长期实践和研究观察,从完善法律法规、理顺监管机制以及推动高校基金会市场化改革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近年来,中国慈善捐赠文化在相对稳定的社会经济和制度环境中不断成长,中国社会的捐赠文化正在加速形成。
教育基金会承诺保证留本基金每年5%的收益,用于相关项目发展,同时还要拿出超额收益部分用于支持学校发展,所以基金会还是会关注整体的流动性,从配置上讲,长短结合,实现收益最大化。
中国高校基金会诞生的历史背景和组织逻辑使其兼具支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推动社会慈善事业进步的双重使命,承载着不同于一般社会组织的多重功能。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号院3号楼12层1201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
邮编: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