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为了更好地向社会呈现公益项目进展和资助成效,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每年春季学期发布上一年度的审计报告和工作报告,并专门策划推出“春华秋实”栏目,精选具有代表性意义的项目成果进行公布,对基金会开展的活动进行回顾总结,回馈和感谢社会各界捐赠方、院系部处和师生校友们的支持和信任,力求以卓越的工作成绩回报社会。期待更多同道者与我们同向而行,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根据“民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印发《全国性社会组织、东部省(直辖市)社会组织与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结对帮扶名单》的通知民函〔2023〕49号”的要求,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结对帮扶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

国际基础科学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Basic Science,简称ICBS)始于2023年,是国际基础科学领域的顶级学术盛会,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求真书院院长丘成桐担任大会主席。会议重点围绕数学、物理、信息科学和工程三大基础科学领域展开学术研讨和交流。

为推动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清洁能源经济转型,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设计并发起“中国碳中和促进项目”(China Carbon Neutrality Initiative),聚焦燃煤电厂零碳改造、地方碳中和规划和能力建设、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等三方面工作。该项目得到Founders Pledge、Effektives Spenden、Rethink Charity三家境外慈善机构支持,于2024年1月正式启动。

为了助力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尖端人才、实现“双碳”目标,清华大学和耐克公司,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共同建立“清华-耐克可持续发展领导力项目”(Tsinghua-Nike Sustainability Fellowship Program)。项目通过提供前沿课程、国内外培训及实地考察、研究和创新实践、全球可持续发展领袖声音分享互动等,助力培养拥有全球视野、前沿知识、优秀领导力和创新力的可持续发展领军人才。

清华大学方塘研究院于2025年推出“问渠”系列讲座,该讲座由杨锦方校友捐赠设立的“清华大学方塘研究基金”提供公益支持。2025年4月23日,方塘研究院“问渠”系列首场讲座迎来了一场极具思辨张力的学术探讨——剑桥大学弗赫尔姆智能未来中心Stephen Cave教授以“人工智能伦理的四种类比:工具、动物、人类与神祇”为题,将柏拉图《游叙弗伦》中的伦理困境作为锚点,把人类与AI的伦理对话置于文明演进的坐标系中,勾勒出AI伦理认知的四个演进阶段。

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GHDDI)成立于2016年,是由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美国)北京代表处、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和北京首都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创办的一所独立运营、非营利性质的创新药物研发机构。GHDDI以“国际化、创新性、小而精”为独特定位,致力于构建世界级新药研发能力,为攻克公共卫生领域重大疾病挑战、助力大流行病防范以及改善全球健康做出持续贡献。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号院3号楼12层1201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
邮编: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