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教育基金(发展基金)|全球气候变化与绿色发展专项基金

2023.08.22

2017年10月,时任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荣获“吕志和奖——持续发展奖”。同年11月,解振华将所获2000万港币奖金全部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在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 “全球气候变化与绿色发展专项基金” (以下简称 “专项基金”)。在专项基金的支持下, 2017年12月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气候院”)成立,与此同时依托气候院设立专项基金办公室。

专项基金以“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和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相关项目及相关专业助学励学”为宗旨,支持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领域的相关研究、奖励有志于从事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事业的优秀学生、教师和科技工作者。以促进清华大学和相关组织在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低碳发展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领域知识和研究成果的宣传和发布,增强海内外社会的关注为主要工作任务,积极发挥“小马拉大车”的作用,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2021-2022年度是专项基金正式运行的第三年,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在科学研究方面,支持气候院聚焦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开展研究,本年度气候院向中央、部委及各类高端智库提交政策建议10篇,获中央领导批示2篇,获得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采纳2篇;编撰全球气候外交、政策以及战略动态研究的相关报告支撑国家参加气候谈判和国际研讨会,获得部委感谢信5份;基于研究成果出版专著4份。

在人才培养方面,第二届“清华之友——解振华能源环境奖学金”评定了综合优秀奖和全球实践个人奖和团队奖三个奖项。共68位来自环境学院、能动系、法学院等院系学生获奖,其中综合优秀奖18人,全球实践个人奖9人,全球实践团队奖4支。支持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举办"气候变化协同"系列活动;支持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组织第二十七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联盟青年团(GAUC COP27青年团),助力100多名有志于气候变化事业的联盟成员学校学生站到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第一线。

在国际交流方面,专项基金支持气候院组织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基于自然解决方案合作平台",开展综合研究和案例研究;支持气候院举办第四届"巴黎协定之友"高层对话;支持气候院组织与参加气候外交:2022年与欧洲气候基金举办 “中欧气候变化专家交流”; 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专家学者探讨 “中美深度脱碳路径” 。

在社会服务方面,专项其金支持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制作“归国华侨郑文泰纪录片”;支持循环经济协会开展循环经济促进法修订工作;支持第三世界网络开展自身能力建设,推动发展中国家参与气候变化谈判的能力,以及支持中华环保联合会开展“环境公益诉讼实践与研究”项目。

截至2022年底,专项基金共获得包括宁夏燕宝慈善基金会在内全球13家机构的捐赠支持,包括2家企业和11家基金会。

A2C5FA

第二届“清华之友-解振华能源环境奖学金”颁奖现场

25E2B6

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全球青年大使在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向全球政策制定者发出公开信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号院3号楼12层1201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

邮编:100084

联系电话:
  • 资源开发部:(8610) 62783786
  • 战略研究部: (8610)62780779
  • 项目管理部:(8610) 62797255
  • 捐赠服务部:(8610)62782779
  • 综合办公室:(8610) 62794587
  • 公共关系部:(8610) 62789633
  • 财务部:(8610)62794861/62794260
  • Email: tuef@tsinghua.edu.cn
  • 传真:(8610)62785959
  • 视频号
  • 微信订阅号
  • 微信服务号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