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缅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2019.02.03

1.jpg

张明为先生及家人与获奖学生在二校门前合影

水利系大四的罗爽来自贵州山区,家里世代务农的她通过自强计划走出大山,来到清华。

园子里三年的生活,让罗爽从一个基础差又自卑的新生,逐渐找到自己的节奏,稳扎稳打,不仅学习成绩有了长足的进步,还借助学校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充实了自己的课余生活,在结构设计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并参加紫荆志愿者团队,获选为最美志愿者。

2.jpg

罗爽

罗爽说,自己三岁丧母,在父亲含辛茹苦的养育下长大,因为有自强计划和亲友的资助,才有机会到清华求学,而张老先生捐资设立的奖助学金又让她在成长的迷茫中免去后顾之忧,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道路。

如今大四的罗爽再一次面对人生的岔路口,不过这一次因为有像张老一样默默支持她们的爱国华侨和校友,她更加坚定了继续求学的梦想,并成功获得香港科技大学的录取,继续自己的科研道路。

 

工程物理系直博生窦威在本科最困难的日子里获得了张明为助学金的支持,让他至今难忘,虽已本科毕业却专门参加座谈会希望可以当面表达自己对张老先生的感谢。

窦威出生于内蒙古包头市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母亲早年下岗待业,靠父亲一人的收入支撑全家生活,年幼的窦威从小是在爷爷奶奶的陪伴下长大的。窦威觉得清华就是一个追梦的平台,他也充分利用这个平台来实现自己的梦想。“我喜欢长跑,每次在操场上跑步的过程就像追梦的过程,虽然中间总会觉得终点遥不可及,但我知道每迈出一步就离终点更近了一步。”就这样,窦威跑的越来越好,四年的3000米测试也全部以满分为本科的跑步生涯画上圆满句号。

园子里的生活丰富多彩,但窦威在校的开销还是给家里带来了一定的负担,而爷爷的生病去世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窦威曾经尝试勤工助学,但却因此耽误了学业,好在窦威有机会申请获得张明为助学金的资助,让他能在家庭经济和学业间找到平衡,并在大三大四全力拼搏,成功获得工物系的直博资格。

3.jpg

窦威

“四年的生活,清华已经将又红又专、报效祖国的思想和精神灌输给我,而张老先生就是这方面的楷模,在认识到国内外教育的差距之后,为了祖国下一代的教育倾其所有。清华‘决不让任何一个勤奋和有才华的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承诺,也因为有张明为老先生这样的热心人士而更加有力。”窦威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今天他从张老手中接过这束玫瑰,也定会将这束玫瑰传承下去。

在获奖助学金的学生身上可以看到一大批清华学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实际上,清华约有20%的贫困学生,其中9%为特殊困难学生,正是因为有一大批像张明为老先生一样的爱国华侨、校友及爱心人士,使得这一批优秀学子能在清华顺利完成学业。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号院3号楼12层1201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

邮编:100084

联系电话:
  • 资源开发部:(8610) 62783786
  • 战略研究部: (8610)62780779
  • 项目管理部:(8610) 62797255
  • 捐赠服务部:(8610)62782779
  • 综合办公室:(8610) 62794587
  • 公共关系部:(8610) 62789633
  • 财务部:(8610)62794861/62794260
  • Email: tuef@tsinghua.edu.cn
  • 传真:(8610)62785959
  • 视频号
  • 微信订阅号
  • 微信服务号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