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5日,清华大学2013年第一次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综合体育馆举行。与往年不同,这次校友总会选取的校友代表,是一位刚刚毕业4年的年轻校友,他就是被陈吉宁校长在其《放下功利心,创造正能量》的讲话中,赞为“老一辈清华人的优秀品质和价值追求,正在新一代清华人的身上延续和发扬”的魏华伟。
为人低调务实的魏华伟,曾是河南省的高考文科状元。2008年从清华大学法学院硕士毕业,就响应国家号召一头扎到河南上蔡县芦岗街道办事处文楼村(外界俗称“艾滋病村”,国家及省委重点帮扶的村落)当起了村官,一年后在全村3600多位老百姓的推选下他当上了村委会主任,时至今日他已经成为了文楼村第一党支部书记。在这次毕业典礼上,站在发言席上的他一再鼓励师弟师妹,作为清华人要为了国家富强、民族崛起敢于承担责任、直面艰苦,要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追求卓越,“做第一流的事业”。
就是这个“放下功利心”,不断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正能量”的年轻校友,几个月前与清华新百年基金结下了深情厚意。2012年12月30日,清华大学基金会举办的年终答谢会上,魏华伟因为村里事务姗姗来迟。隔天,在清华新百年基金监事兼老乡李次会校友的召集下,他见到了清华新百年基金副理事长宋军老师和陈大同校友。一见面,魏华伟就激动的表示“感谢清华新百年基金,让我在老百姓中的威信大增”。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 缘起
2012年7月初,在清华新百年基金第5次理事会上,副理事长陈鹰校友建议,为实施清华新百年基金“励志”的方向,真正鼓励学生面向基层,走入基层,可以考虑设一定的经费,“携手互助”,支持清华毕业的大学生村官在各地区实施创新惠民项目。这个观点得到了在场理事和监事的一致赞同。理事长贺美英老师随即对秘书处提出了工作建议,看看能否与基金会工作人员一同从学校了解大学生村官的分布及所做项目,着手试点,有针对性地提供支持和帮助。
不久,魏华伟刚好来京出差,顺路回校看望老师,其中就有曾在就业指导中心工作过的基金会副秘书长王丹老师。于是,在王丹老师的牵线下,清华新百年基金秘书长夏荣鹏、监事李次会、捐赠人李川北、马昕等校友一同与魏华伟见面了解情况。
在交谈中,魏华伟向校友们详细介绍了文楼村的基本情况以及他想开展的文艺剧团项目。他提到,文楼村作为艾滋病疫情高发村,是目前中国艾滋病感染人数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温家宝总理曾于2005年、2007年两次到文楼看望艾滋病患者。这几年他在推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逐步关注群众的农闲文化生活。他动员村民自发组织了文楼文艺宣传队,自编、自导、自演,取得了良好成效。近期,要将宣传队发展为剧团,进一步规范化,扩大影响力。魏华伟一再提到,剧团建设看似不起眼,但却关系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不仅可以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可以鼓舞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患者的生活信心,通过老百姓来宣传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向社会展现文楼村民对于艾滋病患者和家属的关心和爱护,并且在引导社会公平对待艾滋病患者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对魏华伟来说,这更是维护村内稳定的一剂良药,让老百姓有所演、有所乐,气儿顺了,高兴了,矛盾也就少了,村里就更和谐了。成立剧团要几万元的经费,这对于集体收入比较少的文楼村是个天文数字。他多次跑到县里,但都找不到合适的财政经费支持,老百姓已经有些忍耐不住了,如果清华新百年基金能够给予支持,对他来说真是雪中送炭。
二、 通讯表决
这次与魏华伟的深入交谈,使得夏荣鹏等人不仅对文楼村及文楼剧团项目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大家更对这位年轻校友小小年纪可以在条件艰苦的基层一线无怨无悔地挥洒青春、贡献才智的举动大为赞赏。根据清华新百年基金章程规定,项目资助需要通过理事会表决,而文楼剧团的项目已经箭在弦上,时不我待。于是,秘书处在得到文楼剧团支持项目的书面申请书后,迅速启动了通讯表决程序。
2012年9月11日,在夏荣鹏校友发给理事会的邮件中,他这样写道,“我和李次会、王丹以及李川北、马昕等捐赠人与魏华伟专门见了一面,听他当面介绍了情况。我们总体感觉作为清华的学生能够在村里坚持好几年,每月只拿1000元的补助,还能为村里做出成绩,实属不易。作为“励志”项目来进行支持,可以考虑。我们也向魏华伟表示资助项目需要由理事会决定。鉴于他们对此比较着急,我转发给各位看看您的意见,以便及时回复他。”
很快,理事会成员一一反馈,全部同意支持魏华伟提出的文楼剧团项目,并根据项目申请,支持经费6.5万元。
三、 一封感谢信
一个半月后,清华新百年基金秘书处收到了一封手写函件,这是文楼村剧团的全体成员集体签名的感谢信。在信中,他们这样写道,剧团“成立之初,由于缺少经济来源,活动开展的相当辛苦,也相当困难,几度面临夭折的危险……”,清华新百年基金和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及时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给我们提供了大力资助,才使我们得以正常的进行排练和演出,我们剧团全体成员感谢你们!”
魏华伟在电话中向秘书处介绍了经费使用情况,并传送了详细的采购清单。他笑着说,剧团成员都高兴得不得了,纷纷要求来北京,要到清华大学来给送锦旗。不过他打趣地和村民说,不能去,去了人家还得给你们安排吃住,你们好好排戏,好好演,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在10月底清华新百年基金第6次理事会上,秘书处详细汇报了魏华伟申请的文楼剧团项目进展情况。大家对于项目的开展很认可,也对面向基层工作校友提供项目支持的方向给予了肯定。更有一些校友表示,愿意找机会到文楼村去转一转、看一看,在清华新百年基金支持的基础上,引介更多的社会资源,帮助魏华伟、也帮助文楼村更好更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