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单思思:青春力量坚守抗“疫”一线

2020.05.25

《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大疫苗、药物和快速检测技术研发投入,大幅提升防控能力,坚决防止疫情反弹,坚决守护人民健康。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社会各方面全力支持,科技工作者协同攻关,开展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巍峨长城。在这场战疫中,清华师生全力以赴,用自强的精神、奋进的姿态,主动担当,服务国家。

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1月15日,清华大学医学院2015级直博生单思思的导师张林琦教授紧急组建了新冠科研攻关团队,刚放假回家一天的单思思主动请缨,作为核心队员在春节期间“留守”实验室。

tupian2.jpg

单思思所在实验室集体讨论课题进展

与父母短暂告别后,她毅然踏上向着病毒危险逆行的列车,投入到紧张的新冠病毒疫苗及抗体研发工作中。在热闹欢腾的节日氛围中,单思思和研究团队师生一起,完成了第一次项目研讨会。她说:“参与研讨会的学生基本是‘90后’,多数在读博士,大家都为这项充满未知的研究感到既紧张又兴奋。”因为团队成员分三条疫苗技术路线开展研究,单思思常常独自一人在实验室通宵奋战。累到崩溃时,她总会想起临行前父母的叮嘱:“在国家需要你的时候,你就要挺身而出。”在大国和小家之中,单思思选择了前者。

tupian3.jpg

单思思在做点晶体实验

科研向来是一段未知的旅程,充满了艰辛与挑战。虽然终日泡在实验室中,可连续数日不理想的实验结果一度让研究停滞不前,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与无助。但是,一想到同胞们正在遭受病痛的折磨,她便不允许自己停下实验的脚步:点晶体、抗体效能评估、疫苗生产、临床试验,即使是睡梦中念叨的仍是抗体、疫苗。

tupian1.jpg

单思思在做纯化抗体实验

张林琦教授研究团队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张政教授团队合作,对新冠病毒感染和康复期病人体内保护性抗体反应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成功分离出200多株新冠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及其编码基因。其中一些抗体展现出高效的中和能力,可以使新冠病毒的感染能力大幅度降低甚至根本丧失,为抗体研究及未来相关药物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单思思也在实验室里向习近平总书记进行了实验演示,汇报了这一喜人的进展。

tupian5.jpg

单思思登上《新闻联播》系列报道《用奋斗的青春告白祖国》

如今,单思思和实验室其他团队成员仍旧在实验室和宿舍间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疫情还在全球蔓延,她说:“我们在用‘007’的节奏与病毒赛跑,这场马拉松还没有结束,一刻也不能松懈!我们青年人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要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去。在祖国需要的时候,青年一定是冲在最前面的。到目前为止,100多天的连续科研经历,让我快速成长蜕变,也让我的信念更加坚定。我要为公共健康事业继续奋斗下去,为增进人类健康福祉不懈努力!

 

自疫情暴发以来,清华大学医学院张林琦课题组在新冠病毒的重要蛋白结构和保护性抗体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2月18日,课题组和生命学院王新泉课题组紧密合作,精准定位新冠病毒与人受体相互作用位点,为治疗性抗体药物开发以及疫苗的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课题组还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张政团队通力合作,成功分离高效抗新冠病毒抗体,其中最优抗体已经开始进行产业化,该研究将为治疗和预防新冠肺炎提供强有力的医学干预手段。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的指示精神,在清华大学统一部署下,一方面为科研团队积极筹措资源,先后获得来自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水滴筹和泰合资本的捐赠支持;另一方面设“春风基金”旨在提升清华大学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能力,提高我国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水平,目前也已获得来自黄廷方慈善基金和高榕资本的捐赠支持。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号院3号楼12层1201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

邮编:100084

联系电话:
  • 资源开发部:(8610) 62783786
  • 战略研究部: (8610)62780779
  • 项目管理部:(8610) 62797255
  • 捐赠服务部:(8610)62782779
  • 综合办公室:(8610) 62794587
  • 公共关系部:(8610) 62789633
  • 财务部:(8610)62794861/62794260
  • Email: tuef@tsinghua.edu.cn
  • 传真:(8610)62785959
  • 视频号
  • 微信订阅号
  • 微信服务号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