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杨绛先生去世四周年的日子。
19年前,杨绛先生代表一家三口,将钱锺书、杨绛夫妇2001年上半年所获稿酬现金72万元及其后出版作品获得报酬的权利,捐赠给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好读书”奖学金基金。杨绛在捐赠仪式上说了三句话:“这次是一个人代表三个人说话:我自己一个,还有已经去世的钱锺书,和我们的女儿钱瑗。那个时候,我跟钱瑗在钱锺书的病床前边,我们一起就商量好了一件事,就是说,将来我们要是有钱,我们要捐助一个奖学金,这个奖学金就叫‘好读书’奖学金,不用我们个人的名字。”


2001年9月7日,“清华大学好读书奖学金”捐赠仪式举行,九旬高龄的杨绛先生出席仪式
“‘好读书’奖学金的宗旨是扶贫,因为我们看到富裕人家的子弟,他们如果要升学很方便,可是贫穷人家的儿女尽管他们好读书,而且有能力好好读书,可是他们要上一个中学就有种种困难,上大学就更不用说了。”
“‘好读书’奖学金宗旨就是要鼓励和帮助家境贫寒的学生。‘自强不息’是‘起’,起点的起;‘厚德载物’是‘止’,‘止于至善’的‘止’。”这八个字很完美,清华的校训也就是清华大学“好读书”奖学金对于得奖学生的期望。
“好读书”奖学金的设立,不仅帮助了一批学子实现梦想,为他们提供经济和心理的双重保障,还作为一种精神表征,寄寓着两位文化前辈的魂魄与期待。


杨绛先生书房一瞥

2007年12月,“好读书”奖学金部分获奖同学看望杨绛先生
杨绛先生身上烙印着历史的年轮,搏动着清华精神的血脉,一生与清华相系,尽己所能帮助、爱护着学生,将平实的爱、温暖的情融化在美丽校园中。

“好读书”奖学金获得者与学校领导合影

2015年5月,校长邱勇、党委书记陈旭看望杨绛先生
“好读书”奖学金自2001年设立以来,已连续评定了18年,资助了众多家境清苦但热爱读书的学生,也奖励了一批成绩优异且热爱读书的优秀学生,对营造校园良好读书氛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落实“好读书”奖学金奖励家境贫寒且好学上进的学子的宗旨,学校分别于2017年5月与2019年5月,对“好读书”奖学金的实施方案做了两次调整,旨在加大“好读书”奖学金对家境贫寒学子的资助力度,并通过提供发展性资助,更好地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现个人发展、开拓视野、提升自信。其中,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的模块又称“鸿雁计划”,用于支持贫寒学子参加国际交换或短期访学项目。
随着学校国际化战略愈发深入,截至2019年5月,“鸿雁计划”累计支持同学出访202人次,获得支持的同学来自全校31个院系,出访国家和地区达到28个,覆盖全球除南极洲外的所有大洲,除欧美、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外,小鸿雁们的足迹还达到了非洲埃及、乌干达,南亚的巴基斯坦,南美智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