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心火长明——杨绛先生与“好读书”奖学金

2021.05.25


1621929344076021880.jpg

今天,是杨绛先生逝世五周年纪念日。

读书就好比到世界上最杰出的人家里去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入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就高明,和他对质。

杨绛先生曾在《读书苦乐》中对读书做了如此一番妙趣横生的比喻,她也用一生践行了自己对读书的热爱。

2001年,杨绛先生代表一家三口,将钱锺书、杨绛夫妇2001年上半年所获稿酬现金及其后出版作品获得报酬的权利,捐赠给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好读书奖学金基金。她希望以此奖学金,资助热爱读书但家境清寒的学生,激励他们通过读书提高修养,丰富灵魂。自设立以来,好读书奖学金已资助了众多家境清苦但热爱读书的学生,也奖励了一批成绩优异且热爱读书的优秀学生,对营造校园良好读书氛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让我们跟随那些受到好读书奖学金激励,或是在杨绛先生的文字中收获启发和感动的学子,一起缅怀这位和清华园结下深深缘分的前辈,品读其人、其作与其思。

 

1621929372761073820.jpg

说起杨绛先生,就不免记起钱锺书先生的评价,她是他最贤的妻。但是对我来说,我最爱的首先是杨绛先生自己,那个才华横溢、温柔又坚强的最才的女。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跟随她淡如菊的文笔走近她美好又坎坷的人生,欣喜于她柴米油盐酱醋茶平淡生活里的那些小确幸,心疼她接连失去至亲的痛苦和迷茫,也爱她从回忆中汲取力量,经营好自己一个人的生活,坚强、充实、快乐地走完自己的人生。我觉得可能这就是知识的力量,它熏陶我们的内心,让它无比柔软,能捕捉到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美好;它也能武装我们的心,让它无比坚强,能扛得下生活所有的急风骤雨,向阳而生——这就是我心中的杨绛。

——人文学院 宋娜萍

1621929426264075090.jpg

杨绛先生于212号书桌前

早在进入清华之前,我就对钱锺书与杨绛二位先生在清华的读书故事有所耳闻。进入清华的第一年,在他们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我十分珍视自己吸收知识、扩展阅读面的机会,在更广泛、更通识的阅读经历中不断提升、扩展了自己的知识储备与视野。在申请了由杨绛先生代表一家三口捐赠设立的好读书奖学金后,我便有条件阅读更多自己喜欢的书籍。每当在阅读中感受到精神的富足时,我便会想起杨绛先生对后辈清华学子的殷切嘱托。对我而言,好读书奖学金不仅是对我阅读的物质支持,更是一种薪火相传的精神财富。

——社科学院 张征宇

1621929455075034700.jpg

200712月,好读书奖学金部分获奖同学看望杨绛先生

对杨绛先生的初印象是这个时代最后一位被称为先生的女性,和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的感动,我对先生的渊博学识和洞见非常敬仰。大二时候写了一篇关于历史的文章,有一些很浅显的想法,尝试着投了好读书征文比赛,没想到能够获得奖项,也正是自此开始真正思考杨绛先生设立好读书奖学金背后的精神内涵。青年人要博览群书,用文字作脚下的延伸,去丈量这个世界的长宽。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去发现未知的自己,未知的想法和未知的可能性,这是好读书,读好书给我最大的体悟。

——社科学院 汪嘉妍

1621929490507008088.jpg

杨绛先生书房一瞥

我从前只是爱读杨绛先生的书,也曾有幸受益于好读书奖学金的鼓励。当我借此契机重新感悟,才发现杨绛先生带给我人生的光耀大抵就是一种故我的精神。我还是依然故我这句话是杨绛先生对自己十多年的改造和两年干校经历的总结。在她心中,十多年的苦难也仅仅是琐事历历,犹如在目前,杨绛依然是原来的那个杨绛。这种精神,或许来源于坚定的信念,胸中秉持着一种美好的念想,才能在动荡或艰难中保持故我。我与杨绛先生虽然现实中永远隔离,但是这种故我的精神却将是我生活永远的依凭。

——新闻与传播学院 高丽莹

1621929516784094362.jpg

杨绛先生在清华图书馆

钱锺书和杨绛二位先生在浓厚的家庭文化氛围中养成对读书的热爱;又在清华园充分读书学习,成长为有杰出学识和思考能力的青年学子;远渡重洋,学贯古今中西,最终将对清华和读书的爱通过捐赠倾注于好读书奖学金,激励后辈不断前行。好读书所代表的潜心读书精神既值得我们长期坚守,更会发展出更加丰富多样的内涵。我也期待,好读书奖学金能够激励、影响更多清华学子,成为清华园好读书的一盏长明灯。

——法学院 杨紫璇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号院3号楼12层1201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

邮编:100084

联系电话:
  • 资源开发部:(8610) 62783786
  • 战略研究部: (8610)62780779
  • 项目管理部:(8610) 62797255
  • 捐赠服务部:(8610)62782779
  • 综合办公室:(8610) 62794587
  • 公共关系部:(8610) 62789633
  • 财务部:(8610)62794861/62794260
  • Email: tuef@tsinghua.edu.cn
  • 传真:(8610)62785959
  • 视频号
  • 微信订阅号
  • 微信服务号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