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9日下午,2013年清华大学学生奖励大会在主楼后厅举行。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副校长、教务长袁驷,校党委副书记史宗恺,副校长兼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姜胜耀出席大会并为获奖同学颁奖。
大会在全体师生齐唱国歌中拉开序幕。

图为校长陈吉宁为特等奖学金获得者经管学院本科生黄成同学颁奖
袁驷宣读了2013年“特等奖学金”、“蒋南翔奖学金”、“一二•九奖学金”和“好读书奖学金”和“新生奖学金”获奖名单,姜胜耀宣读了本科生和研究生先进班集体获奖名单。

图为校领导为先进班集体学生代表颁奖
陈吉宁、袁驷、史宗恺、姜胜耀共同为获奖同学颁奖。
2013年,清华大学共有20个本科生班级和16个研究生班级获得“先进班集体”称号,本科生和研究生各10名同学获得“特等奖学金”,19名同学获得“蒋南翔奖学金”,46名同学获得“一二•九奖学金”,65名同学获得“好读书奖学金”,453名同学获得“新生奖学金”。
值得一提的是,来自伊朗的博士生哈米德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特等奖学金自设立以来首位获奖的外国留学生。他的入选,标志着清华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取得了新的突破。
史宗恺在大会上致辞,代表学校向获奖同学表示祝贺,并与同学们分享了对于优秀的理解。史宗恺说,优秀是一种品质,一种能力,通过每个人的长期坚持和坚守,而沉淀下来,并在某些特定时候,通过行动表现出来,最终化为一种信心,一种从容。史宗恺表示,每一位同学都要看到,自己和周围同学身上都有优秀的品质,但优秀会有不同方面的体现。比如曾获四川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称号、被保送清华的王佳明同学,在学校本科4年中献血7次,毕业后申请去西藏支教,今年他再次成为清华研究生,又担任了辅导员,他的身上体现了清华同学献身公益的优秀品质。
史宗恺引用梁启超先生的一句话:“今日之清华学子,将来即为社会之表率,语默作止,皆为国民所仿效”,鼓励清华同学追随优秀,坚持优秀,将来走上社会把在清华养成的品质和能力用行动展现出来,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民族复兴,应对未来挑战作出贡献。
颁奖仪式上,获得“特等奖学金”的研究生同学们向指导老师献花,表达了对恩师辛勤培育的感激之情。
先进班集体代表、电机系电博10班牟佳男介绍了班集体努力营造良好学术氛围、鼓励科研创新,积极推进党建工作的情况。
特等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经管学院本科生黄成谈到与其他获奖同学接触时的所感所思,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心中对于优秀的标准。她表示,将认知、踏实和理想做到极致或许应该成为每个清华人的追求,要寻找自己独特的天赋和能力,怀有更广阔的胸怀,认真踏实地做事。
特等奖学金获奖同学代表、化工系博士生张如范分享了自己对于学业、学术的体会和感想。他表示,国家和社会迫切需要一批有志青年勇担重任、迎接挑战,作为清华学生,责无旁贷,要加强修身、提升境界;学会面对挫败,选择坚守;学会永葆进取之心,戒骄戒躁。
教务处、研究生院、学生部、研究生工作部、校友总会、教育基金会、校团委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及各院系教师代表、负责人参加了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