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清华大学“唐仲英计划”暑期支队学生分享实践成果

2013.09.25

2013年9月25日晚,清华大学学生领导力“唐仲英计划”(简称“唐仲英计划”)2013年暑期实践交流分享会在四教举行。 “唐仲英计划”一期、二期共20余支赴境内、境外实践支队分享了暑期调研成果和实践收获。

根据此次暑期实践实习所涵盖的内容,分享会按照“主题集中、角度不同”的原则分为“统筹发展”、“社会建设”、“政府组织管理”三个分论坛举行,全体学员可自由选择听取自己感兴趣的实践调研项目。

图为“唐仲英计划”一期学员周博雅分享实践收获

在“统筹发展”主题论坛中,报告主要围绕政府统筹地方协调发展的政策实践展开,二期学员栗桂玲就赴福建进行的“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民工医疗保障与就医行为研究”,二期学员杨元辉、韦江就赴青海海北州完成的“海晏县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研究”等7个支队分别做了报告;在“社会建设”主题论坛中,报告主要围绕社会管理、社会发展等领域的重要问题展开,包括二期学员李洪兴赴台湾进行的“台湾地区红十字会的工作机制浅析——基于“512川震台湾服务联盟”的分析”、二期学员杨朦等完成的“台湾地区政府与NGO合作机制研究”等在内的6个支队分享了他们的成果;在“政府组织管理”主题论坛中,包括周博雅开展的“德国政府公共政策决策体系研究”、李元等完成的“上访与政府维稳管理”等6主题报告主要围绕政府的职能角色、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等问题展开。

“唐仲英计划”暑期实践提倡学员发挥自主性,由学员自主确立实践主题、联系实践单位并完成相应实践任务。“唐仲英计划”在经费支持、方法指导、总结提高等方面对学员给予必要支持。通过这样的方式,“唐仲英计划”充分挖掘学员潜力,鼓励并催生出了多样化的实践项目;同时不同项目之间的碰撞交流,为学员了解国情民情,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供了基础和平台。

“唐仲英计划”由清华大学与唐仲英基金会联合设立,于2011年11月正式启动。该项目基于“全过程匹配各类教育资源因材施教”的理念,每年选拔一批有志于投身公共服务部门就业的清华大学优秀在校生实施个性化培养,旨在通过“系统培训”、“导师指导”、“实习锻炼”三个主要培养环节,增强学员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从事公共部门工作所需的素质和能力。现已有78名一期学员和73名二期学员在唐仲英计划中得到培养。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号院3号楼12层1201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

邮编:100084

联系电话:
  • 资源开发部:(8610) 62783786
  • 战略研究部: (8610)62780779
  • 项目管理部:(8610) 62797255
  • 捐赠服务部:(8610)62782779
  • 综合办公室:(8610) 62794587
  • 公共关系部:(8610) 62789633
  • 财务部:(8610)62794861/62794260
  • Email: tuef@tsinghua.edu.cn
  • 传真:(8610)62785959
  • 视频号
  • 微信订阅号
  • 微信服务号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