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的基础上,遵循“综合评价、多元择优、因材施招、促进公平”的人才选拔理念,3月5日,清华大学2015年普通自主招生简章正式公布。
促进公平,提高农村生源比例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细化了2015年推进高校考试招生改革的工作要求。明确提出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继续采取措施,进一步增加中西部地区和录取率相对较低省份的跨省招生名额;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努力形成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
清华大学从2012年起开始实行自强计划,与贫困专项计划等国家优惠政策相互补充,促进机会公平,为贫困农村地区的考生点燃了希望之灯。自强计划对长期学习、生活在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或民族地区的优秀学生,在高考录取上给予一定优惠。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支持300万元,在学生的选拔认定环节中,对候选学生来清华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笔试、面试的交通费和在清华大学考试期间的住宿和生活费用给予补贴,对入选学生在清华学习期间的生活费用给予补助。2015年,自强计划将继续实行,面向长期生活、学习在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高中毕业生进行选拔,重点考察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克服困难、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三年来,累计有1000余所贫困县的县级及以下中学向清华大学提出“自强计划”申请,顺利被清华录取的120多名“自强计划”考生中,超过90%的考生来自农村地区,超过一半的同学是其所在县5年来考入清华的第一人,近20位同学是其所在中学有史以来考入清华的第一人。
此外,2015年,清华大学将继续对家庭经济困难的考生提供资助。自主选拔报名及测试不收取任何费用,考生因家庭经济原因参加自主选拔复试存在困难的,还可以向清华大学申请资助。对于通过自强计划进入清华大学正式学习的学生,修实基金给予每人1万元的奖助学金支持。新百年发展基金的校友捐赠人一对一无偿担任自强计划学生的“校友导师”。
建立多元选拔体系,新增特色选拔项目
清华大学致力于培养学生具备健全人格、宽厚基础、创新思维、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结合国家招生制度改革和清华大学综合改革的契机,2015年,清华大学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需要,首次在自主招生中选拔具有语言、逻辑、智力、记忆、国学等方面特殊天赋或才能的学生,新增人文科学实验班(经学)和人文科学实验班(出土文献)两个特色选拔项目,招收经学及出土文献特长生。建立多元选拔体系,针对不同类型的优秀生源进行考察与选拔。
强化监督,严格规范录取流程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清华大学对2015年自主招生工作进一步强化了监督机制,加强对报名、审核、公示各个环节监督管理,严格规范录取流程,保证公开、公平和公正。自主招生初评结果、认定结果将在清华大学本科招生网、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进行公示,自主招生认定及录取工作按照综合评价、公平公正、宁缺毋滥的原则择优确定认定、录取名单,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并接受社会监督。
在报名程序中,根据教育部2015年试点高校不得向中学分配推荐名额的规定,本年度报考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的考生全部为自荐。考生应慎重填写申请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报考类型,如实、全面地提供自己在高中阶段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发展情况。
在审核程序中,清华大学将在往年充分发挥学科专家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科专家的作用,探索完善科学、有效、简便、规范的考核方式,针对学生提交的申请材料,对学生的学科特长、学术研究、创新潜质等进行全方位评审。此外,清华大学在考察环节中注重对学生志趣特长、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质的考察,避免单一地使用文化课笔试选拔学生,积极探索综合材料评审、综合面试、学科/专业面试、体质测试等多种评价方式,提高人才选拔的专业性、科学性。
(文章摘编:清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