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清华大学举行2017年“林枫计划”年会

2017.12.20


12月17日下午,清华大学2017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生因材施教计划(简称“林枫计划”)年会在清华信息化技术大楼多功能厅举行。

“林枫计划”自2012年实施五年来首次举行年会,各期导师、学员齐聚一堂。1977级校友、吉林省委原副书记林炎志(林枫之子),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副会长、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高永中,校党委副书记过勇,校党委原书记方惠坚等出席会议。 

过勇讲话。常志东

过勇在讲话中对林炎志学长的付出、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党委学生部的努力表示了感谢。过勇指出,林枫计划是学校探索“全过程累进支持、全方位资源匹配”因材施教培养模式的重要成果。希望同学们进一步加深理论学习深度,坚定初心、牢记使命、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和方法,深入领会十九大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社会实践,实现知行合一,重点了解党的发展过程和共和国的形成过程;献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党建与专业理论研究的后备军,真正起到思想引领的作用。

林炎志讲话。常志东 摄

林炎志提出培养青年共产主义者的初衷和对共产主义信仰的理解,还激励学员们在学理论的同时建立起马克思主义的思维,并对第六期学员提出期望。林炎志分享了自己年轻时候的追求马克思主义理想的心路历程,鼓励同学们坚定信念、不断追求。 

何建宇介绍“林枫计划”发展情况。常志东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何建宇介绍过去五年“林枫计划”的发展情况。何建宇从“学理论、悟国情、促行动”的培养初心,政治面貌、思想引领、职业抉择、个人收获的培养效果和进一步深化培养方案、引入更多导师资源、拓展国际视野的培养期待等方面总结了林枫计划的发展。

 

孔仕强(左)、孙小雨(中)、周炜迪(右)代表学员发言。常志东

“林枫计划”一期学员、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届硕士毕业生、北京市通州区委组织部党教科干事孔仕强,一期学员、社科学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专业2014级博士生孙小雨,六期学员、经济管理学院2016级本科生周炜迪分别代表学员发言。

孔仕强在“林枫计划”中收获了马克思主义学者们的言传身教以及与志同道合伙伴的交流碰撞,愿继续在基层公共部门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牢记所得、知行合一。孙小雨分享了在“林枫计划”导师指导下取得学术成就的经历,认为“林枫计划”影响自己将理想与国家的发展相结合塑形了自己的职业选择,希望秉承坚持不懈的务实精神,为认识和改造世界不断奋斗。周炜迪从六字班刚刚结束的纪念“一二·九”活动谈起,分享了自己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荣誉感与使命感的理解,认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当乘着时代的大潮无畏前进,做好伟大复兴事业与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砥砺前行,承担起国家与时代信任和期待。 

林炎志向第六期学员授旗。常志东

随后举行了“林枫计划”第六期学员迎新仪式。林炎志向第六期34名学员授旗。

 

为校内外导师颁发聘书。常志东

现场还举行了“林枫计划”第六期导师受聘仪式。各期学员代表为王传利等16位校内导师与高永中等4位校外导师敬献了聘书。

高永中发言。常志东

高永中作为校外导师代表在发言中表示,很荣幸有机会以校外导师的形式参与到“林枫计划”当中,希望借此机会和大学师生充分交流学习。高永中分享了自己从基层一线到中央组织部以及党史研究部门数十年的工作经历,和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认识,希望和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学习、成长。 

校党委学生部副部长余潇潇介绍了“林枫计划”第六期培养方案的新举措。余潇潇说,本次调整方案改革不仅是规模和覆盖面的改变,更从经典导读、社会实践、导师资源、朋辈激励进行了“四位一体,因材施教”的探索,包括专题讲座系统化,从国内实践、社会调研方法培训、海外社会实践等方面丰富实践环节。

 

方惠坚出席“林枫计划”读书沙龙。常志东

会后,“林枫计划”读书沙龙在清华大学信息技术大楼会议室举行,方惠坚与“林枫计划”导师和第六期学员进行交流。交流会上,同学们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的理解、学校党建工作、导师学员互动方式等内容同各位校内外导师进行了轻松而深入的探讨。 

年会现场。常志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黄平,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党建处处长陈坚,校党委学生部部长丛振涛及“林枫计划”校内导师出席活动。

“林枫计划”始于2012年,由林炎志及其家人设立的林枫基金出资支持,由清华大学党委学生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组织实施。该计划于每年秋季学期,从全校二年级本科生中公开选拔学员,进行为期2年的培养,通过校内外导师指导、理论交流学习、海内外实习实践等多种形式,让学员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掌握调查研究方法,深刻认知中国国情,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学习和传播。

文章来源:清华映像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号院3号楼12层1201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

邮编:100084

联系电话:
  • 资源开发部:(8610) 62783786
  • 战略研究部: (8610)62780779
  • 项目管理部:(8610) 62797255
  • 捐赠服务部:(8610)62782779
  • 综合办公室:(8610) 62794587
  • 公共关系部:(8610) 62789633
  • 财务部:(8610)62794861/62794260
  • Email: tuef@tsinghua.edu.cn
  • 传真:(8610)62785959
  • 视频号
  • 微信订阅号
  • 微信服务号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