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晚,清华大学职业发展中心华为厅里一片肃穆。由清华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员、学生领导力唐仲英计划学员和仲英青年学者自发发起的“唐仲英先生追思会”在这里举行。

唐仲英先生遗像
6月23日,唐仲英基金会创始人唐仲英先生不幸因病去世,享年88岁。6月26日,唐仲英基金会对外发布讣告。惊闻噩耗,清华师生倍感悲痛。追思会上,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在校成员、唐仲英计划在期学员和仲英青年学者等100余名师生,清华大学学生部和教育基金会的老师们,以及许多得到过唐仲英先生资助的清华毕业校友和兄弟高校学生、校友也纷纷赶来,共同追忆和祭奠敬爱的“唐爷爷”。

追思会现场
怀着沉痛的心情,主持人、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前任社长明雨首先带大家一起追忆唐仲英先生的一生。唐仲英先生青年时赴美留学,而后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从1960年建第一座唐氏工厂,到不断壮大形成唐氏工业集团,再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成为美国实业界的“钢铁大王”,唐仲英先生用实干家的气魄创造了华人商业界的伟大奇迹。功成名就的唐先生,毅然选择了回到祖国,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设立“唐仲英基金会”,无偿帮助国内教育、医疗、科技等公益事业的发展。1998年起,唐仲英基金会在清华设立了唐仲英德育奖学金,支持德才兼备的清华学子实现梦想;2011年起,唐仲英基金会支持清华大学设立学生领导力“唐仲英计划”,培养具有公共服务精神和领导力潜质的在校生;2016年起,唐仲英基金会在清华设立仲英青年学者项目,支持优秀的文科青年教师开展学术和公益活动。除了为学生培养和教师成长助力,唐仲英基金会还在清华设立了“医学研究基金”,并先后支持了多项跨学科前沿创新研究项目。
20年来,唐仲英先生及唐仲英基金会对清华持续不断的支持,已令一千余名师生受益。当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再一次听到唐先生捐资助学的故事时,无一不为之动容,饱含对唐先生的深深敬佩与浓浓感激之情。

学生唐仲英爱心社社长赵轶男发言
2016级环境学院本科生、学生唐仲英爱心社现任社长赵轶男作为社团代表发言。他回忆了两年前唐仲英与唐仲英爱心社社员交流的情景,那时他语重心长地以“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与大家交流,给了爱心社社员很大的鼓舞。

张恩岱代表唐仲英计划学员发言
2015级公管学院校友、现在全国人大办公厅工作的张恩岱作为唐仲英计划学员代表发言,抒发了他对唐仲英先生深切的缅怀之情。他动情地说,正是由于有了唐先生的帮助,才使得像自己一样的唐仲英计划学子得以接受领导力计划的教育和培养,参加社会实践,阅读文明经典,聆听师长教诲,坚定公共服务的理想与志向。
唐先生的品行一直激励着唐仲英计划学员们做这些精神的承载者和弘扬者,目前已有100多名唐仲英计划毕业学员赴公共部门工作,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挥洒汗水,不忘初心,服务社会。

首届清华大学仲英青年学者伍珍发言
之后,首届清华大学仲英青年学者、心理学系教师伍珍作了发言。她讲述了自己对唐仲英先生所倡导的“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推己及人、薪火相传”信念的理解。她说,这一理念就像一股清泉,让许多仲英青年学者在自己科研梦想之外,得以去思考该如何去关怀身边的人,该如何将爱心传递,该如何为这个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校团委贾龙老师发言
接下来,校团委组织部部长贾龙与大家分享了他与唐先生的故事。他说,唐老的一生做了那么多对社会对国家有价值的事情,最好地诠释了“立德立言,无问西东”这句话。

观看唐先生生前音容笑貌
大家一起观看了2008年在清华大学举办的唐仲英德育奖学金交流会上唐先生的发言。通过珍贵的影像资料,一起追忆唐爷爷。看到画面里唐爷爷对大家说“我要身体好起来,还能坚持为中国、为基金会、为我们大家庭做更多的事情”,在场的师生们无不哽咽落泪。

师生摆放蜡烛和千纸鹤追思唐先生
追思会的最后,清华师生们纷纷到展台处写留言、摆放蜡烛和千纸鹤,寄托对唐仲英老先生的哀思。大家在追思会现场默默伫立,久久不愿离去。
斯人已逝,其德长存。愿唐仲英老先生一路走好!
供稿:学生部 编辑:华山 审核: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