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刘威、梁晖伉俪捐赠母校 携手助力清华更国际

2018.11.17

清华园秋意正浓,恰如校友对母校的意浓情深。在清华最美的季节,刘威、梁晖校友伉俪的捐赠为园子的秋色增添了一抹亮丽与温情。

 

图片1.jpg 

刘威、梁晖校友伉俪与基金会以及化学系、土水学院师生代表合影 赵青松 摄

 

 1116日,刘威、梁晖伉俪捐赠清华大学仪式在动振小楼举行。91级化学系校友、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副教授刘威,91级水利系校友、广州市东浦混凝土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晖向母校捐赠,用于支持清华大学化学系、水利系的学生海外实践以及学校学生国际胜任力课程建设。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袁桅、土木水利学院院长张建民、化学系党委书记梁琼麟、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主任廖莹等出席捐赠仪式。仪式由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赵劲松主持。

 

袁桅对两位校友的捐赠表示衷心的感谢。她说,新百年的清华正向着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目标迈进。当前,学校着眼于全方位地支持清华学子的未来成长和全球探索,以资源配置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清华本科毕业生曾经有过海外交流访学等经历的已达到65%,力争未来几年实现全覆盖。这一过程中的每一次进步都与校友们的关心和支持密不可分。相信在未来的征程中,母校也必将与广大校友在互相成就、互相支持中,共筑清华梦,在最好的时代,邂逅难以复制的精彩。

图片2.jpg 

袁桅致辞  赵青松 摄

刘威和梁晖深情回忆了自己在清华园求学的经历,以及毕业后在教育和实业界发展的经历,并表示此次捐赠的资金用于支持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与他们的愿望不谋而合,感谢母校有这样的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做这样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刘威特别回忆了自己研究生阶段去香港交流学习的经历对学术的训练、研究方向的选择起了重要的作用,并希望通过支持学生的国际化培养,也可以成为今后的五年再次提升自己的一段历程。

图片3.jpg

刘威致辞  赵青松 摄

梁晖把接下来支持母校的五年称作后清华的五年,希望通过捐赠这一载体,产出人才的硕果,为教育事业和母校发展尽一份力。

图片4.jpg

梁晖致辞  赵青松 摄

化学系教授曹立礼是刘威的硕士导师,他回忆了刘威在校期间优异的表现,对其科研能力和品行才华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了两位校友关心和支持教育的奉献精神。

图片5.jpg

曹立礼致辞  赵青松 摄

张建民在致辞中表示,两位校友对育人工作的支持,是善举也是美德。这次捐赠不仅为学院发展带来资金的支持,更是将回馈社会、无私奉献的精神传递给学生们,激励他们成人成才,服务社会。张建民向两位校友介绍了学院在大类培养中进行的实践和尝试,以及国际化培养模式的探索。水利系会用好两位校友捐助的资金,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智能兼备、德才双馨的顶尖人才,努力做出更好的成绩。

图片6.jpg

张建民致辞  赵青松 摄

梁琼麟代表化学系师生对两位学长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且介绍了化学系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同时也向两位校友报告了化学系近年来在学科评估、青年人才培养上取得的可喜成绩。梁琼麟表示,这些进步离不开学校领导的关心与支持,更离不开化学系师生的努力,更离不开校友的关心与支持。化学系会努力为学生搭建学术成长的国际化平台,希望两位校友为系里的发展多提宝贵意见。

图片7.jpg

梁琼麟致辞  赵青松 摄

廖莹向两位校友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国际化办学和人才培养方面所做的一系列重要举措。清华在2016年推出全球战略,对学生全球胜任力提出新的要求,国际教育办希望能够在相应课程的建设方面进行更多探索,进而将全球胜任力课程推广到全校学生中,促进国际化人才培养。

图片8.jpg

廖莹致辞 赵青松 摄

刘威、梁晖校友与袁桅签署协议。袁桅向两位校友颁发了捐赠纪念牌并赠送礼物。化学系副主任许华平,化学系党委副书记严清峰、乔娟,水利系主任杨大文,土木水利学院副院长傅旭东,土木水利学院党委副书记朱德军等二十余位师生出席仪式。

图片9.jpg

袁桅为刘威、梁晖伉俪颁发捐赠纪念牌 赵青松 摄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号院3号楼12层1201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

邮编:100084

联系电话:
  • 资源开发部:(8610) 62783786
  • 战略研究部: (8610)62780779
  • 项目管理部:(8610) 62797255
  • 捐赠服务部:(8610)62782779
  • 综合办公室:(8610) 62794587
  • 公共关系部:(8610) 62789633
  • 财务部:(8610)62794861/62794260
  • Email: tuef@tsinghua.edu.cn
  • 传真:(8610)62785959
  • 视频号
  • 微信订阅号
  • 微信服务号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