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不平凡的2020 | 汇涓滴集炬火同心抗“疫”,做表率克时艰牢记使命

2020.02.21

编按

自湖北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按照清华大学疫情防控要求,迅速组建单位疫情防控小组,科学防护、主动隔离、严格部署、全体动员,积极筹措资金和医疗物资,力争最大限度支援抗疫前线。

不忘慈善初心,牢记公益使命,基金会全体同仁忘我地投入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中。数十个微信工作群,数百小时跨时差沟通,数千箱紧急医疗物资,数万阅读量……不止是春节期间,甚至整个寒假里,虽然在家隔离,也依然放弃了和家人团聚,有的几乎一整天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筹集物资,有的几乎一整天都在单位和货站之间数次往返,尤其是负责外勤的老师最辛苦也最危险,清关、搬运、调配、仓储、物流……他们根本无暇顾及家中的孩子老人,甚至一天都吃不上一碗热饭、喝不上一口热水。

大疫大考,我将无我。面对突如其来的这场疫情,大家忘我的工作,毫无怨言,争相恐后,不是领导布置,而是主动请缨,不是只有某个人,而是所有的人,一个个鲜活的公益先锋形象,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不平凡的2020

 

219日,基金会党支部通过学习强国视频会议平台,以汇涓滴集炬火同心抗,做表率克时艰牢记使命为题,在线开展了新学期第一次全员组织生活会。清华大学副校长、基金会理事长杨斌、秘书长袁桅参会并分别讲话。

杨斌代表清华大学对基金会抗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鼓励。他说:今天是中国雨水节气,雨水是美好的象征,人们在心理的拐点,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他指出,清华大学邱勇校长、陈旭书记、王希勤副校长等多位校领导,以及民政部领导、省市领导纷纷向他表扬基金会的工作。

基金会党员和群众在疫情出现后快速反应,政治站位高,付出了许多努力,做出了显著贡献。尤其在为抗疫一线筹募紧缺的医疗防护物资上,很多基层同事都没日没夜地工作,甚至坚持48小时工作,甚至亲自去机场接送物资,个人和家庭都承担着巨大的风险,为保障物资能够第一时间送到了有需要的地方,发挥了特殊重要的作用,他们的事迹和故事应该通过简报、新闻的形式传播,树立了基金会在响应国家社会急需和服务人道救助的鲜明形象,这种牺牲精神和专业素养令人钦佩!清华大学在全国高校是一面旗帜,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在高校基金会中也是一面旗帜,在社会慈善行业中更是一面旗帜!

杨斌指出,要密切关注毕业班同学毕业和就业的实际困难问题,积极组织社会资源,帮助同学们度过难关。发挥在线教育的优势,联合相关机构解决数字鸿沟的问题,这将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项工作。他提醒大家不能松懈警惕,要做好打硬仗的准备。对基金会未来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常委会上的讲话精神,清楚认识当前局势;要在继续做好抗击疫情工作的同时,积极思考疫情后的资源筹募工作开展;要从学期一开始就复工,有效利用在线方式确保正常工作;要继续发挥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非常时期也要保证活动健全有序进行;要为取得抗击疫情胜利和110周年校庆筹备等工作做出更大贡献。

最后,杨斌为基金会点赞,倾情表示,基金会经受住了这次防控抗击‘疫’情的严峻考验,是一支非常有战斗力的队伍,这个集体了不起,我为自己在这个集体当中而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

2.jpg

基金会收到的部分捐赠物资

会上,袁桅秘书长总结了自疫情爆发以来基金会所做的大量而又卓有成效的工作。她指出,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基金会在学校领导下迅速反应,勇于担当,时间紧任务急,在相对陌生筹措物资的领域里,基金会党员干部和全体员工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促成了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29个国内外机构和个人的大量捐赠,为抗疫一线的医疗机构和清华附属社区医院,乃至为兄弟高校师生也送去了抗疫紧缺的防护物资。

捐赠人中既有校友,如邓锋、徐航、党彦宝校友,以及1993级校友、德国校友、湖北EMBA校友,和校友企业水滴筹与泰合资本,也有捐赠合作伙伴,如INDITEX公司、燕宝基金会、东京都政府,以及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张荣发基金会、腾讯公益基金会、天一控股、BP、智利智定银行、希腊Aikaterini Laskaridis基金会等。他们捐赠的口罩、防护服、护目镜、洗手液等物资,除了用于支持清华大学师生疫情防控之外,基金会也急国家之所急,多方联络协调,将大批捐赠物资运送到湖北、河南、广东、浙江、湖南、四川、甘肃、重庆、上海、北京等省市紧缺医疗防护物资的医院和卫生机构。基金会的工作不仅有力支持了清华大学,也为湖北和全国多个地区的一线抗疫工作做出了独特而重要的贡献,得到了民政部的充分肯定和受赠医院机构的广泛赞誉。

1582274317932092095.jpg

奔赴捐赠物资分拣一线的基金会同事

基金会党支部书记、副秘书长赵劲松传达了125日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学校党委的指导要求和工作部署。副秘书长孙大鹏向捐赠人的信任支持、各界朋友的鼎力协助、所有同事的辛苦付出表示诚挚地感谢。疫情不止,工作不止。特殊时期的每项工作都是在攻坚克难,他鼓励大家要争分夺秒,要与时间赛跑,尽己所能出色地每一项任务。

基金会同事们也分享了工作中的难忘瞬间。在北京已出隔离期的同事纷纷报名,奔赴捐赠物资分拣一线,从谨慎核对物资型号信息和相关资质文件,填写海关通关表单,到联络交通运输、协调周转仓储,再到联系受赠单位落实接收物资,一切刻不容缓,只为将救命物资更快、更准确地送往战前线。尚在京外的则想方设法创造便利条件,克服一线人员短缺困难,充分利用在线办公优势,通过电话会议、微信群等多种形式推进工作,开辟了新的抗疫根据地,他们守候在闪烁的电子屏幕前,把一项项工作有序推进。大家团结一心,应对来自方方面面的需求,主动出击解决问题,展现了过硬的专业素养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1582274341948019831.jpg

同体一心共克时艰

疫情大考之下,基金会不仅仅是站在清华大学的视角,更是站在了国家和民族的高度,挑得起重任,担得起使命,同体一心共克时艰。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基金会不仅诠释了高校基金会的宗旨,更搭建起了汇聚拳拳爱国之心的公益平台,构架起了联络深厚国际情谊的重要桥梁。因为看到举国众志成城,所以我们备受鼓舞;因为想到国家民族信念,所以我们甘于奉献。人无不逾之山,国无不克之难,相信疫情过后,祖国必将更加强大,基金会也会在磨砺中锻炼、升华、更加强大。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

只有挺身而出的普通人。

基金会也不乏平凡中坚守并默默付出的公益战士们:

 1582274360315088314.jpg

现场协调组织的枢纽,打通了物资捐赠(捐赠协议、报关清关、物流配送)整个流程,做了大量细致具体工作的池净;

全面汇集信息、调配人员物资的白越;

协调相关部门,以无比耐心和巨大热情,分拣大量物资,克服时差,照顾家庭的江燕;

主动联系捐赠资源,落实协议,跟进物资调配的傅璇、王杰、游睿山、侯莹、张晓牧;

关切物资进展、纷纷主动请缨的孙曼、王强、王健、王丽丽、张宏;

忍受腰伤疼痛、坚持开车搬运的刘玉涛;

准备防疫物资、保障办公环境的杨旭、山丹;

远程立项入账、及时转款拨付的彭卉;

及时准确出账入账,确保资料齐全、手续完备的王军;

协助转交海外捐赠物资的贾秀梅;

密切跟进每个项目进展,深夜码字第一时间传递新闻信息,连续推出重磅报道的伍伟萌、彩雯、党旭芝、杨思维;

开展深度调研、组织相关研究的高旸、吕真;

时刻在线解答法律咨询,确保正常投资行为的苏郁松;

搭建线上平台、畅通远程办公的杨祎;

积极开展接洽、保障投前工作的肖凌珂……

基金会将推出系列人物特写,敬请关注,多阅读、多转发,多为善心义举传递一份正能量!

愿他们成为一束束微弱的光将夜空划亮,

愿他们的执著努力让更多人相信

明媚的阳光必将到来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号院3号楼12层1201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

邮编:100084

联系电话:
  • 资源开发部:(8610) 62783786
  • 战略研究部: (8610)62780779
  • 项目管理部:(8610) 62797255
  • 捐赠服务部:(8610)62782779
  • 综合办公室:(8610) 62794587
  • 公共关系部:(8610) 62789633
  • 财务部:(8610)62794861/62794260
  • Email: tuef@tsinghua.edu.cn
  • 传真:(8610)62785959
  • 视频号
  • 微信订阅号
  • 微信服务号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