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与感性交融,投资与艺术共辉。
露月贤集月涵池畔,繁囿雅聚谱铸新篇。
11月30日,由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简称“清华基金会”)举办的首届投资管理人大会在北京·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行。此次,是清华基金会成立以来首次举办投资管理人大会,旨在回顾清华基金会自成立以来的资产配置方案、策略,为资产管理⼈搭建多元交流平台,使一级市场地位、二级市场不同策略的管理人之间充分交流观点和经验,互鉴提升,同时,也敦促管理人总结经验、稳定队伍、提高绩效。

大会现场
来自60余家投资机构的近百位管理人参与大会。清华基金会秘书长袁桅致辞,清科集团董事长倪正东,千合资本董事长王亚伟,红点中国创始及主管合伙人袁文达,涵德投资创始人秦志宇从母基金、VC投资、二级市场主观投资以及量化投资方面作主题分享。圆桌讨论环节由清控银杏创始合伙人、联席董事长、首席投资官吕大龙主持,武岳峰资本创始合伙⼈潘建岳,华控基金董事长张扬,榜样投资创始人吴欣,高榕资本合伙人辛伟,况客科技创始人林伟平参加讨论。大会还邀请了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就宏观经济环境及博物馆品牌塑造的话题进行分享。陈大同、方方等清华基金会理事应邀莅临现场。大会由清华基金会秘书长助理苏郁松主持。

袁桅致辞
袁桅表示,此次大会是清华基金会成立26年来首次召开投资管理人大会,具有特殊意义。她感谢各位投资管理人百忙之中参加会议,并由“我们从哪里来”“要前往何方”等哲学问题出发,从财务审计数据、国内外高校捐赠基金以及复杂市场环境等角度,介绍了清华基金会近年来的投资管理状况。袁桅说,清华基金会投资管理的最大挑战在于,寻找符合基金会定位的投资产品,为此,清华基金会立足慈善组织的资金性质,在长期考核的维度下,依据基金会“长钱”的性质,极具开创性的进行了投资活动,多维度挖掘具备投资价值的投资标的,对慈善组织的资金进行了有效管理。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清华基金会在坚持安全、积极、稳健原则的前提下,追求中长期大类资产配置收益,进行分散性投资的同时,拓展创新型资管产品,主动寻找中国经济增长的亮点。

倪正东作主旨发言
在主旨发言环节,倪正东介绍了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的发展情况,依次剖析了“萌芽期”“起步期”和“发展期”的阶段特征。他认为,经过近30年的增长,市场优胜劣汰加速,催生新一轮的机构“排位赛”。通过统计中国早期投资、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的市场投资、行业分布和退出情况,倪正东说,受疫情影响,我国股权投资市场环境面临巨大挑战,募资和投资的金额及数量均呈同比下降趋势。同时,他也表示,科创板试行注册制下,境内市场整体审核效率大幅提升,中企境内外上市数量与融资总规模较往年有显著增长。最后,倪正东还总结了包括科技、消费、产业升级和产业重构在内的机会驱动因素,并分享了清科母基金选择的未来5-8年稳健发展的四大领域:医疗健康、大互联网、高端装备智能和文化消费。
王亚伟作主旨发言
王亚伟从艺术与投资的角度分享了自己对投资的思考。他认为,投资与艺术相辅相成,投资可以繁荣艺术,艺术也能启发投资思考。在投资领域,我们可以学习投资大师,但不能生搬硬套,需要打造属于自己的投资体系,把握好“模糊的正确”,既要找到优秀的投资标的,优化投资组合,也要勇于打破思维定式,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王亚伟介绍了千合资本的投资策略,以及中国股市在资金及基本面、结构面的发展状况,指出股市的整体表现和结构上的行情都值得期待。他回顾了2017年,千合资本受清华基金会的委托,成为证券投资组合的管理人之一的过程,表示这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他感谢清华基金会各位理事、投委会委员,以及管理团队对千合资本的信任和支持。团队也将全力以赴,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袁文达作主旨发言
袁文达分享了新格局下资本如何赋能早期技术创新。他说,疫情对商业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为人们在特殊时期的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缓冲,同时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在此背景下,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国应将强劲的内需和创新作为经济的主要驱动力,并把国际市场和投资者作为经济增长的第二引擎。袁文达同时也提到,中国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产业是红点中国团队的重点关注领域之一,认为其产业规模效益明显提升,新业态、新模式大量涌现,技术迭代更新加快,应用领域持续拓宽,对国民经济发展支撑作用增强。此外,他还从技术创新带来的时代变革出发,总结了五大值得关注的新兴领域,包括5G、人工智能与应用、AI芯片、工业互联网以及基础设施软件。

秦志宇作主旨发言
秦志宇说很荣幸通过资金管理的途径回报母校,并希望持续为清华基金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他介绍了涵德投资以量化为基础进行的投资探索,以及为帮助投资人实现长期稳健投资收益付出的努力。秦志宇从量化基金在国外的发展状况出发,点明其特征在于捕捉市场交易机会,从而创造相对风险较低且回报合理的风险收益。他还回顾了涵德投资与清华基金会合作的情况,两期基金分别采用多策略组合及低波动组合策略分散风险,均实现了较为稳健的投资收益。秦志宇说,清华基金会坚持善款善用,切实服务大学师生,不仅帮助同学们提升认知水平,拓宽全球视野,还激发了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用更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他希望继续通过投资的方式,助力清华基金会更好地承担使命,发挥作用,为清华的建设发展尽绵薄之力。

圆桌讨论环节






圆桌讨论嘉宾
在吕大龙主持的“机构投资者的社会责任”圆桌讨论环节,潘建岳、张扬、吴欣、辛伟、林伟平从机构自身投资策略的发展变革出发,结合当下的社会环境和热点话题,分享了各自对机构投资者社会责任的理解和看法。大家普遍认为,机构投资者对社会经济、社会和环境等领域的社会责任影响力越来越大,他们社会责任的履行也被社会各界给予厚望。机构投资者作为目前资本市场一个比较活跃的市场主体,应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发挥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上的稳定作用,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

李稻葵分享
在随后的分享环节,李稻葵表示,中国经济当下的运行强度在6%,明年统计GDP在8%以上,意味着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表观数据可能会非常亮眼。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四大风险,包括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杠杆率问题,房地产调控措施的精确性问题,互联网科技监管效果问题,以及中美关系紧张可能对科技企业带来的冲击。他说,为更好地应对挑战,我们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针对当下影响中国经济发展、金融发展的重大课题,提前研究,深入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转换成政策建议,从而促进中国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

杜鹏飞分享
杜鹏飞从艺术博物馆品牌塑造的视角出发,分享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馆四年以来的发展历程。他说,清华艺博坚持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大学博物馆,目前已经成为既服务于校内师生、支持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又服务于社会大众的优秀博物馆,影响力和美誉度大幅提升,品牌初步形成,是中国高校博物馆发展的一面旗帜。
苏郁松主持
论坛最后,苏郁松感谢各位嘉宾的精彩分享,并表示清华基金会将持续立足清华大学发展,勇担社会责任,不辱时代使命,以敬业的精神、专业的素养、创新的思维、协作的能力,全面提升整体资产配置效率,带来持续、稳健的投资收益,为清华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添砖加瓦,也为慈善组织行业在投资领域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和支持,促进慈善组织资产管理领域的共同繁荣。

大会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