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石应瀚:开放包容,以国际合作助力中国环境领域“双碳”人才培养

2023.05.10

提到摩纳哥这个地中海国家,很多人想到的是沙滩、阳光、海岸串联的绝美景致,亦或是标准的F1赛道、奢华的酒店。这个“袖珍”国家不仅风景如画,经济富庶,还是一个十分注重生态环保的国家。2022年,摩纳哥国家元首发起成立的摩纳哥阿尔贝二世亲王基金会(Prince Albert II of Monaco Foundation,下简称“FPA2”)捐赠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以下简称“清华基金会”)设立了“清华之友-摩纳哥亲王基金会奖学金”,支持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人才培养,助力清华在生态、双碳和环保领域为全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FPA2为何以环保作为自己的使命

     
         


FPA2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石应瀚先生介绍,2005年和2006年,摩纳哥的国君阿尔贝二世亲王对北极进行了两次考察。对气候变暖给北极带来的巨大危害,使亲王感到非常震惊,因此他更加关注地球家园的健康。FPA2是阿尔贝二世亲王在两次北极考察后,于2006年创立,目标是唤起公众和政府对于人类活动影响自然环境的意识,鼓励更多的环保行为,并对环保领域的研究、技术创新等给予资金支持。据悉,FPA2目前在全球已设有10个代表处,资助了750个环保项目,累计资助超过1亿欧元。


摩纳哥阿尔贝二世亲王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石应瀚


2019年3月,摩纳哥阿尔贝二世亲王基金会为了进一步加强中摩两国的环保合作又增设了北京代表处。目前,FPA2已支持中国境内的两个环保项目:一个是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中国共同开展的野生东北虎保护项目,另一个是与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共同开展的太湖等湖泊水质监测项目。“在北京代表处的努力下,‘欢迎东北虎回家’东北虎保护项目已经做了4期,进入了尾声。太湖水治理蓝藻项目已经做了第二期。”石应瀚自豪地表示。


2018年9月5日至6日,阿尔贝二世亲王(前排右二)访问吉林省期间,赴敦化市虎友好型非木质林业产品专业合作社参观访问

2023年4月19日,石应瀚(前排右二)赴江苏省无锡市参加“蓝藻水华及水生态监测技术”研讨会


FPA2在全球的的三大任务包括: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执行项目并在其优先行动领域采取具体行动;使人类和公共当局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并鼓励采取更加环保的行为;促进和鼓励卓越的倡议和创新的解决方案,特别是通过授予奖章和奖学金的方式。三大优先行动领域包括:减少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促进可再生能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管理水资源和防止荒漠化。

这些都与FPA2在中国推动的环保项目密切相关。石应瀚认为,气候变化是影响全世界所有国家的重大威胁。“如果我们不遏制气候变暖,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孩子就会面临重大的危险。对这个问题全球的科学家都多次的给我们发出了警告。”石应瀚提到,气候变化因人类活动而变得日益严峻,所以各种类型的污染,海洋和陆地资源的过度开采,使得很多生物物种消失,都是人类必须应对的重大问题和挑战。

今年,中法两国发表联合声明,重点提及碳中和、气候中和承诺。石应瀚觉得,全世界的国家只要在地球上生存,都会面临环境恶化的威胁。“首先,应当尽量消除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消极影响,重塑我们赖以生存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对此摩纳哥和中国两个国家都高度的认同,习主席到摩纳哥访问的时候,重申了这个问题,我们要致力于促进清洁的可持续能源的使用。”



FPA2在亚洲捐赠设立的首个大学生奖学金

2022年9月,FPA2捐赠清华基金会设立奖学金,成为中国和摩纳哥两国人文交流合作与友谊的又一见证,体现了中摩两国以高等教育合作和推动环境领域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全球责任感。截止2023年3月底,研究生奖学金已经评出:4名特等奖、4名优秀奖。获奖学生均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在碳达峰、碳中和、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研究和实践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学子。

“这是FPA2在亚洲设立的第一个奖学金”,石应瀚说,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是中国最好的环境学院之一,该院科研成果为全球环境治理与环境保护做出很大的贡献。“能为环境学院的优秀学子提供奖学金,我们也感到很骄傲。希望奖学金能激励学生潜心科研,以实际行动贡献环保事业,在生态环境治理领域做出自己具体的承诺。”


石应瀚先生(中)与两位获奖学生朱茜(右)、余鹏(左)在FPA2北京代表处合影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博士五年级学生朱茜表示,能够成为第一批获得“清华之友-摩纳哥亲王基金会奖学金”,她感到非常荣幸。“院里发表相关的申报通知时,第一时间尝试性的去申报了。因为设立奖学金的摩纳哥阿尔贝二世亲王基金会致力于环境保护,拿到奖学金对我自己是一种在专业领域的激励和肯定。”

正在紧张准备博士毕业论文的朱茜,未来希望能在环保企业将自己的研究进一步实践。“我有足足9年都在学校做学习和研究,研究的时候难免有一些困惑,就是说我们做的理论,是否能够真正的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我更希望能够去深入的了解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情况,为环境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博士三年级的获奖学生余鹏看来,摩纳哥阿尔贝二世亲王基金会主要关注于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能获得一个更加关注于全球环境保护的奖学金,证明自己在环境保护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对自己也是一种认可。

余鹏现在主要从事的是城市有机废物,包括工业废水、食品废水等有机废水的资源化处置。“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从现在的研究和一些实验数据来看,已经是比较领先的水平,包括可降解塑料的转化率比较高,产品的成本相对较低。”作为一名环境专业的清华在读学生,余鹏希望能够在城市有机固废处理的相关研究中,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中国的城市生态环境。



开放包容,转换思维,促进国际交流

作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度参与者,石应瀚先生身上体现了多元文化的和谐交融。出生在上海静安区的石先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与改革开放时代潮流的影响,性格谦逊内敛,但又不失兼容并包的开放胸襟。他认为影响中外交流与合作的因素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一种开放的心态,摆脱固有思想的限制,“要学习国外先进的东西,‘请人进家门’,也要把中国好的东西带出去。

在这一过程中,如何用外国人听得懂的语言来讲述中国的事情,是一个沟通者必须具备的关键素质。“我自己是趁着改革开放的潮流成长起来的,我们被鼓励走出去,也请了很多外国教授到中国来讲学,我们就这么发展起来的。”

石应瀚先生强调,怎样用外国人听得懂的语言来讲中国的事情非常重要。“如果照搬中国的一些话,外国人不一定能听懂。语言是很重要的,我能讲英文、法文,在跟国外交流的时候都不是问题。但你要让外国人听懂、理解你的观点和想法,不仅仅要学外语,还要用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进行表达,这样才能将中国的观点和思想,准确、深刻地触达外国听众,达到充分沟通的目的。”


清华基金会秘书长袁桅(右)带队访问FPA2北京代表处


“我觉得清华教学教育教育基金会还是非常有效率的一个机构,双方沟通交往数次就顺利的达成了合作”。他认为,未来FPA2与清华基金会还有很多发展和合作的空间,希望能进一步推动清华师生与摩纳哥进行学术交流与互动,共同助力生态环境保护事业。

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责任和挑战。石应瀚希望获奖学生不仅能够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做出卓越的科研成果,还能够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以国际化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在国际环保领域进行交流。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号院3号楼12层1201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

邮编:100084

联系电话:
  • 资源开发部:(8610) 62783786
  • 战略研究部: (8610)62780779
  • 项目管理部:(8610) 62797255
  • 捐赠服务部:(8610)62782779
  • 综合办公室:(8610) 62794587
  • 公共关系部:(8610) 62789633
  • 财务部:(8610)62794861/62794260
  • Email: tuef@tsinghua.edu.cn
  • 传真:(8610)62785959
  • 视频号
  • 微信订阅号
  • 微信服务号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