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召开党支部生活会,组织全体党员和员工到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参观学习,了解实验室在多维度、多尺度光场智能成像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重要讲话精神。

基金会集体参观学习
清华大学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成立于2001年,主要开展计算摄像、脑科学与人工智能国际前沿交叉科学等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研究。在实验室里,博士生陈一彤结合展板、电子屏幕等载体,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实验室的基础理论研究、前沿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应用等情况。
随后,基金会党支部开展专题学习,与实验室师生进行充分交流。



丁贵广、陈一彤、乔晖分享感受
丁贵广老师表示,总书记来校考察,令一线科研师生深感振奋。我们更加坚定创新自信,也有决心为中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清华贡献。他说,基础研究取得成果的周期较长,因此需要在做好长期规划的同时,有更多社会资源的投入。脑科学是自然科学研究的“最后疆域”,清华专门成立清华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旨在突破脑科学领域的重大共性基础问题,引领行业创新发展,期待得到更多社会力量的支持,共同攻克全人类面临的课题。
陈一彤和乔晖老师分享了与总书记交流的经历与体悟。总书记指出,“中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这句话不仅增强了大家的信心,还寄托着总书记殷切的期盼。年轻人要勇于担当,勇于开拓新的方向,在科研的道路上不忘初心、永葆热情。乔晖说,总书记十分关注我们的研究是不是走在国际前沿,有没有产业化落地,这让他进一步体会到了要做“顶天、立地”研究的重要性。




赵劲松、孙大鹏、高旸、伍伟萌发言
基金会党支部书记、副秘书长赵劲松表示,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之际,基金会系统筹划,紧密围绕学校战略需求,特别是在总书记关心的基础研究、前沿交叉等方面集中发力,将资源筹募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5月24日,邱勇校长调研基金会,要求我们加强研究学习,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基金会开展此次学习活动,旨在近距离体悟总书记讲话精神,同时认真学习、理解和把握学校战略发展的重要方向。我们会以此为基础,将总书记讲话精神切实落实到基金会资源筹募和队伍建设提升工作中,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基金会副秘书长孙大鹏对实验室取得的科研成果表示由衷敬佩。他说,国家发展需要强大的科技力量保驾护航,在科技创新领域,清华有实力、有自信、有担当。基金会将立足资金募集和资源协调,汇聚各界捐赠力量,服务学校中心工作,积极推动资源开发与文化传播,充分发挥窗口和平台作用,向社会展现清华风貌,力争为学校新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基金会战略研究部部长高旸和公共关系部部长伍伟萌表示,此次参观学习让我们再次深刻认识到基础研究的重要意义,包括脑科学在内的众多研究领域是关乎全人类发展的重大命题,需要更多社会资源的投入与支持。我们会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讲好清华故事,努力吸引和汇聚更多社会捐赠力量一同推动基础研究发展。

合影
会上,大家也就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的资源筹募事宜进行了工作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