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王小川vs张亚勤:中国AI是否有机会赶超?

2023.05.12

近期,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举办主题为“清华AI知多少”的感知日活动,邀请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教授学者,为长期关心支持清华发展的各界人士提供人工智能研究前沿动态。 百川智能创始人王小川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就ChatGPT后中国AI是否还有机会赶超、如何应对AI可能带来的伦理问题以及清华大学如何在AI领域突破等热门话题进行了深度对谈。

王小川表示,他有信心做出具备中国特色的大模型底座。同时,通用人工智能在应用领域的发展,也将重新梳理整个产业链条,很多公司协作完成的工作,将转换成‘端到端’的工作模式。他预测,人工智能将不再是工具,而是数字生命,成为人们的朋友、陪伴和助手。未来,人类将会从一些可被机器替代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更多地思考“我是谁?”,以及“我存在的意义”。

张亚勤认为,ChatGPT的出现对产业发展和技术研究都是好事。中国在数字化支付、网络、用户终端,基本上都和美国在同一阵线,比其他大部分国家做得都要好。中国的创业者、工程师和科研人员,集中资源,潜心科研,是可以赶上的。张亚勤认为,多模态、预训练的大模型技术还会向前演进,不论是产品还是系统,肯定会出现不止一个。由于地域的区别和限制,中国会有自己的类似ChatGPT的产品,或者自己的操作系统。他还介绍,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在智慧交通、智慧物联、智慧医疗三个领域做垂直技术模型,面向人工智能国际治理重大理论问题及政策需求开展研究,致力于提升清华在该领域的全球学术影响力和政策引领作用,为中国积极参与人工智能国际治理提供智力支撑。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号院3号楼12层1201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

邮编:100084

联系电话:
  • 资源开发部:(8610) 62783786
  • 战略研究部: (8610)62780779
  • 项目管理部:(8610) 62797255
  • 捐赠服务部:(8610)62782779
  • 综合办公室:(8610) 62794587
  • 公共关系部:(8610) 62789633
  • 财务部:(8610)62794861/62794260
  • Email: tuef@tsinghua.edu.cn
  • 传真:(8610)62785959
  • 视频号
  • 微信订阅号
  • 微信服务号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