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为了更好地向社会呈现公益项目进展和资助成效,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每年春季学期发布上一年度的审计报告和工作报告,并专门策划推出“春华秋实”栏目,精选具有代表性意义的项目成果进行公布,对基金会开展的活动进行回顾总结,回馈和感谢社会各界捐赠方、院系部处和师生校友们的支持和信任,力求以卓越的工作成绩回报社会。期待更多同道者与我们同向而行,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2025年春季学期伊始,清华大学第五教室楼(郑年锦楼)升级改造完成,重新投入使用。该楼由印尼华人企业家郑年锦先生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捐赠冠名。感谢郑年锦先生慷慨支持清华大学的建设和发展。
在这个辞旧迎新的节日里,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感谢捐赠人、校友和社会各界,以及学校的广大师生员工对我们一如既往的支持与信任。
以奖/助/励学金代表的公益项目,已经成为清华人的精神纽带和行动见证,不仅让清华学生的梦想有了展翅高飞的可能,在清华园内形成和积淀起“守望相助”“受助助人”的精神底蕴,也向社会展示了清华人回馈社会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发起的大型思想传播活动,推动建设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清华新百年。讲坛定期邀请优秀人文学者,在标志性建筑新清华学堂发表公众演讲,阐述其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
近日,清华师生3分钟抢回一条命的新闻被广泛传播。 过程中,现场人员30秒即取用清华大学西操AED急救设备,成功施救。类似的成功施救案例在清华大学“公共电除颤计划”(简称PAD计划)实施后,已有4例。仅2024年就有2例心脏骤停患者在AED参与下,救治存活,重获新生。衷心感谢鹏瑞基金会及徐航校友 长期以来对清华大学的慷慨捐赠和大力支持
2024年暑假期间,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指尖公益,同道同行”项目参与支持的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80支学生社会实践支队奔赴全国各地开展活动,其中有15支支队在10月份举行的“2024年清华大学学生社会实践优秀支队”评选中脱颖而出,分别获得最佳社会实践奖和金/银/铜奖等校级表彰奖项。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号院3号楼12层1201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
邮编: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