昱昱满乾坤,鸿雁承惠泽——“清华大学昱鸿助学金”续捐签约仪式举行

6月17日,“清华大学昱鸿助学金”续捐签约仪式在教育基金会举行。为支持清华大学新百年人才培养、资助家庭贫困的学生,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中纪委原书记、清华大学校友吴官正学长,于2013年将著书的部分稿酬捐赠设立“清华大学昱鸿助学金”,期望更多贫困学子能够专注学业,成才报国。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吴少华,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过勇,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袁桅,学生处处长张婷出席仪式,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赵劲松主持仪式。


吴少华发言


吴少华转达了父亲吴官正的殷切嘱托。父亲决定向“清华大学昱鸿助学金”再次捐赠稿酬,从明年起,提高受助学生的资助金额。吴少华说,父亲表示,在母校的九年是他人生最难忘怀的九年,在党的领导、师长的教导、同学们的帮助下,完成了学业,改造了世界观,提高了觉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至今六十年了。知识是人民给的,这微薄的捐赠能让更多贫困学子受益,亦表初心,感怀母校。母校在校党委书记和校长领导下,办得很好,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德才兼备的优秀学子,出了一批又一批的高质量的科技成果,看到清华取得的成就,自己也倍感自豪和欣慰。父亲祝愿同学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在报效祖国的同时,自己和家人能过幸福生活。


过勇发言


过勇对吴官正学长在2013年、2014年捐赠基础上的再次捐赠,表达崇高的敬意,感谢吴官正学长的关心和厚爱。他介绍说,清华大学自2006年起建设了包括奖助学金在内的“新资助体系”,坚持“两个强化”的工作理念,通过“两个增加”的工作途径,实现“两个全部”的工作目标。目前,清华大学在校学生中有18%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特别困难的学生比例在8%,在教育基金会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已经实现全覆盖。他表示,在新资助体系下,学校特别取消了贷款的资助方式,主要是考虑到学生通过贷款方式完成学业后,就业时就要面临经济压力,影响就业选择。过勇特别提出新资助体系下的鸿雁计划,不仅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基本生活保障问题,还支持他们出国交流、研修,推动他们开阔视野、增强自信。经过多年实践,获得资助的学生表现出色,入党后和毕业后选择到西部艰苦地区服务的比例均高于全校平均水平过勇还回忆了自己作为学生代表,向吴官正学长汇报研究成果的经历,吴官正学长对母校的深厚感情令他深受教育和感动。他表示,一定会用好吴官正学长的捐赠,支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成长、成才,报效祖国。


签署协议


颁发证书


仪式上,袁桅与吴少华签署捐赠协议,过勇向吴少华颁发捐赠证书。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