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知微行远,厚德强基|王世琪校友捐赠设立“清华校友-行健书院知行奖学金”

      9月14日,“清华校友-行健书院知行奖学金”捐赠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此次捐赠,将有力地支持行健书院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学术思想活跃、国际视野开阔、发展潜力巨大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引导他们在国家“卡脖子”关键领域不懈奋斗。

      世纪互联轮值CEO、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92级校友王世琪及家人,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行健书院院长李俊峰,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袁桅等出席了签约仪式。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马远乐,工程物理系原副主任王忠,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朱岩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仪式,仪式由书院管理中心主任苏芃主持。

640.jpg

王世琪发言

      王世琪非常高兴回到母校参加这次捐赠仪式,表达了对马远乐、王忠、朱岩三位老师的感恩之情。他特别回忆了马远乐老师在学业上的培养指导和生活上的悉心关爱,让他倍感温暖,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和美好的憧憬。在事业发展道路上,王世琪始终坚信母校是他前进的动力,也是他坚强的后盾,这也成为激励他回馈母校的持久动力。行健书院的定位是面向国家的基础学科与重点领域,培养拔尖创新的人才。他坚信一代代书院学子,在书院导师的指导下,一定能为国家做出创造性的贡献。

640-1.jpg


彭刚发言


      彭刚表示,清华园中有很多让同学留恋的故事,故事里有很多传奇的学者。正是这些温暖的故事,让学生对校园充满了眷念之情,毕业后想着回到母校,回馈母校,积极参与母校的建设,这也是大学宝贵的精神传承。彭刚说,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清华大学既要保持开放交流,也要有能力在中国本土自主的培养世界一流的创新人才。2020年,作为高考综合改革的重大举措,国家提出“强基计划”,这也是国家人才选拔培养机制的重大创新探索。借助“强基计划”的启动实施,清华大学更加深入、更加全面地提炼本科教育理念、推动本科教育改革。彭刚进一步指出,“强基计划”五个书院没有自己的学科和专任任课教师,作为育人的主体,整个课程体系、培养环节都是由教务部门和书院主导设计、在院系密切协作之下完成。

      彭刚希望,书院能给学生成长创造优越的环境,教师可以把更多的精力和心血投入到育人,一方面院长、班主任、导师、任课教师等倾心投入,与学生形成真正的“从游”效应;另一方面,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优秀学生有更多相互激发、相互促进的学习机会。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书院既有学生通过五个专业教授“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完成“飞行汽车”项目的学习,也有学生反馈自己的学习、生活,能够随时得到老师关心指点帮助,能够在一个跨学科的范围内成长。书院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成效,使得同学们在本科学习期间获得广阔的成长空间和更大的成长幅度,为将来成才报国打下坚实的基础。他感谢王世琪校友的捐赠,使得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有了新的增长点,发掘出更多的可能性。

640-2.jpg

马远乐发言

640-3.jpg

王忠发言

640-10.jpg

朱岩发言

      马远乐教授、王忠教授和朱岩教授作为王世琪校友的授业恩师,也分享了他们的感受。他们回忆了自己上学时老师对自己的帮助和影响,使得他在当老师后,对学生也特别关心,并表示,王世琪读书期间表现优秀,工作中也认真踏实,充分体现清华校友行胜于言的作风。

640-5.jpg


李俊峰发言


      李俊峰对书院情况进行了介绍。行健书院成立是清华为落实国家提出的强基计划而建立的,兼具拔尖计划,契合清华本科人才培养的方向。近期,教育部推动未来技术人才的培养,设立未来技术学院,这与行健书院当前的规划相契合,也与学校的安排一致。行健书院希望能与更多未来技术方向的企业合作,也非常感谢校友的捐赠与支持。

640-6.jpg


袁桅发言


      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袁桅介绍了本次知行奖学金的捐赠背景,并代表基金会向捐赠人王世琪表示感谢。

640-7.jpg


苏芃主持仪式

640-8.jpg

王世琪与袁桅签署捐赠协议

640-11.jpg

彭刚向王世琪颁发捐赠证书

       仪式上,王世琪与袁桅签署了捐赠协议,彭刚向王世琪颁发捐赠证书。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赵劲松,行健书院副院长徐芦平,书院管理中心副主任朱德军,书院联合学生组组长王凯峰等人也参与了此次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