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星火燎原'清华大学学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科技创新,星火燎原'清华大学学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背景】

    “星火计划”简介“科技创新,星火燎原”清华大学学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星火班”)开始于2007年,由清华大学学生处、教务处、校团委共同发起推动,旨在通过整合校内外各项相关资源,培养中国新一代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方式】

        星火班计划每年在本科生中考察、培养并选拔50名左右学员,通过整合学校的资源支持优势和院系的专业指导优势,以科研项目及学术实践为主要环节,以高水平培训和全方位交流为重要补充,对在学术研究方面有较大兴趣、志愿、素养和潜力的学生进行为期两年的全过程资源匹配与重点培养,鼓励学生坚定学术理想、潜心投入学术研究事业。

       清华大学团委负责“星火班”选拔、日常管理与培养环节的开展。在校团委科技创新中心设立了专门统一协调、组织“星火班”事务的“星火组”,并且为每期学员选拔两至三位在科技创新方面有项目经验的往期星火班学员作为辅导员,每期学员也通过内部选举产生理事会进行自我管理。辅导员的精心指导和学生们的自我管理为“星火班”成员们的成长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星火班”的培养模式主要包含了四个阶段和五个环节。“星火班”学员从本科大二学生中进行选拔,培养时间共四个学期,四阶段培养主要指的也是这四个学期的培养思路,而五环节指的是学员选拔、学术交流、产业调研、海外研修、自主立项五个环节。这也是“星火班”学员的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活动内容。


【特色及成效】

     “星火班”的特色是:选拔与培养相结合;资源匹配到位,国内国际交流机会众多;专业化的管理体系;内部的组织建设与交流。自2007年成立以来,“科技创新,星火燎原”清华大学学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简称星火班)硕果累累,已培养十一期共计559名学员,累计发表学术论文320篇,产生了21名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学金得主。2016-2017学年度,星火班学员共发表或拟发表论文94篇,参加高水平国际会议29人次,申请专利6项,在校级及以上科研竞赛中获奖68人次,在学生科技学术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校内唯一的跨学科学术交流平台,“星火班”学员覆盖全部本科专业。在两年的培养期内,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们定期通过学术讨论(Spark Talk)的形式进行知识共享,并在此基础上组成跨学科团队开展自主研究。2017,面向“星火十一期”的学术讨论将增加去知名校友企业参访的活动,让同学们在与前沿科技知识的零距离接触中提升学术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