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
清华园的守望者 | 杨宝林:守好清华这道“门”2019-08-27
杨宝林2003年调入保卫处,从此在校卫队稳扎稳打,取得了一系列工作成果。没啥架子、平易近人却又对工作极为认真负责,是大家对他的一致评价。
-
让自行车真正“自行” “天机芯”面向无限未来2019-08-20
由清华大学牵头的团队成功研制面向人工通用智能的新型类脑计算芯片“天机芯”且成功在无人驾驶自行车上进行了实验。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施路平教授团队基此发表的相关论文在《自然》(Nature)杂志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实现了中国在芯片和人工智能两大领域《自然》论文零的突破。
-
新生骨干对话辅导员:清华这颗“小星球”上,有你,有我!2019-08-13
8月10日-13日,2019级新生骨干在新生骨干训练营开始了他们的清华初体验,开启了与清华人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他们从师长身上看到自己的未来和使命,师长也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青春和初心。
-
“感知中国·清华印象”国际暑期项目:了解世界的中国和中国的世界2019-08-06
7月12日,2019清华大学国际暑期学校“感知中国·清华印象”项目开幕式在主楼后厅举行。这是清华大学首个校级国际暑期项目,也是清华大学实施全球战略、布局新百年“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重要举措之一。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互联网经济的法治保障研究2019-07-30
近年来,“数据黑产”“滴滴网约车司机犯案”“比特币炒作”等互联网事件层出不穷,引起广泛热议。在这样的背景下,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申卫星教授负责的“互联网经济的法治保障研究”入选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
张申府故居:照澜院证爱国情2019-07-23
1935年夏,在花木扶疏的照澜院9号寓所前,张申府全家留下了珍贵的合影。和谐温馨、其乐融融的家庭照片背后,蕴藏着这位教授与革命者的情怀。
-
万物有声 生生不息——世园会中国馆背后的秘密2019-07-16
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馆名为“锦绣如意”,地处山水园艺轴中部,是北京世园会的标志性建筑和最受欢迎的场馆之一。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副教授张烈牵头的联合设计团队,承担了中国馆展览总体策划设计和布展工作。
-
第八届世界和平论坛聚焦“稳定国际秩序:共担、共治、共享”2019-07-08
7月8日-9日,第八届世界和平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稳定国际秩序:共担、共治、共享”。来自多个国家的前政要及智库负责人及战略家们针对当今世界面临的新安全挑战进行讨论,提出建设性应对方案,推动国际社会的安全合作。
-
毕业倒计时:用100张照片和100个故事说再见2019-07-05
从春到夏,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摄影队的小伙伴们计划用100张照片记录100个故事,储存毕业生们在清华园珍藏的温暖时刻和生命之光。
-
“我心里找到了明确的答案” 化学系党委因势利导做好青年教师的政治引领2019-07-02
未来属于青年。清华的未来将由他们来书写。正如梁琼麟总结的那样,要党政配合、党组织协同,努力做青年教师思想政治上的“领路人”、事业发展上的“带头人”、生活中的“贴心人”。
-
器服物佩好无疆”特展:闪耀清华艺博的文明交会之光2019-06-25
6月23日,为期两个月的“器服物佩好无疆——东西文明交汇的阿富汗国家宝藏”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落下帷幕。作为“亚洲文明联展”的专场分展,展览所呈现的230余件(套)阿富汗珍宝时间跨度长达2400余年,被誉为丝绸之路上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
李梢课题组发现胃癌极早期标志物:“英雄”莫问出处2019-06-21
今年5月,李梢课题组又解决了一个难题——以课题组博士生张鹏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的子刊《细胞报告》(Cell Reports)上。该研究通过胃炎和胃早癌患者单细胞测序,突破性地发现了胃癌极早期细胞标志物,在胃炎癌转化单细胞机制和极早期诊断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
清华园的守望者 | 齐皓爽:最暖的,是他们把这里叫做家2019-06-18
离别终将要到来,夕阳下,同学们与齐皓爽深深拥抱、告别,踏上人生新的旅程。华灯初上,夜幕降临,她走回学生公寓,成长卡片静静放在空荡荡的床铺上,有些许淡淡的不舍。让她惊喜的是,许多卡片的旁边还多了一张临别祝福卡——满满都是对她的感激、不舍和祝福。
-
常沙娜讲述“永远的敦煌”2019-06-14
著名设计家、教育家、艺术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沙娜先生做客“人文清华”讲坛,发表题为“永远的敦煌”的主题演讲。她以自己与敦煌之间的渊源为线,用娓娓道来的语言带领大家畅游大美敦煌,用生动的实例讲述了如何在艺术设计中融合传统与自然。
-
君子端阳2019-06-07
端午也称端阳、重午。端和阳,融合了华夏文明推崇的两种特质:“端”是君子的不偏不倚、文质彬彬;“阳”是夏日的草木兴旺、自强不息。它们的交汇迸发出蓬勃生机,仿佛一株绿芽从这两个字里抽条而出,拼了命地吮吸着阳光雨露,向天空挺身。
-
第八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即将举行2019-06-04
6月9日-14日,国际华人数学界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顶级学术盛会——第八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将在清华大学举行。
-
清华园的守望者 | 齐文娟:用心用情写好餐饮接待“大文章”2019-05-28
“我们服务于清华,奉献于清华,成长于清华,希望用自己的专业,用心、用情浇筑服务之花,希望更加自信、开放的清华未来越来越好!”
-
国际学生志愿讲解员:世界视角看清华2019-05-24
不少国际学生志愿者经过前期大量的材料准备和实地演练后,充满自信地把清华的悠悠过往和发展历程讲给更多人听。在这个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校园里,他们丰富了清华讲解者的面孔、视角和风格,也为清华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搭建了一座新的桥梁。
-
水木有情,琴瑟和鸣:清华园里的爱情故事2019-05-21
钟灵毓秀的清华园,既见证了老一辈知识分子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一生,也铭刻着他们深沉隽永的爱恋。今日,以爱为名,让我们一同回顾那些在将爱深藏在园子里的伉俪,追忆他们的似水年华、青葱岁月,致敬那些深邃绵长的清华爱情。
-
以市场机制解决环境问题:碳市场的评估与完善研究2019-05-15
国务院《“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中提出,“到2020年力争建成制度完善、交易活跃、监管严格、公开透明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实现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碳市场的评估和完善研究不仅可为我国全国碳市场的体系设计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也能够为其他国家的碳市场建设贡献中国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