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
立德立志立言,树人薪火相传——深切缅怀纪念唐仲英先生2021-02-26
20余年来,唐仲英先生及唐仲英基金会向清华大学捐赠支持各类项目近亿元,数千名师生受到资助。唐仲英先生兴教助学、热心公益的善行义举深深地镌刻在每一位清华大学师生的心中。
-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恭祝您新春快乐,阖家安泰!2021-02-10
回首庚子,感恩有您矢力协契,以开拓应变局,凭合志越山海。展望辛丑,期待与您同道相益,延清芬踵事增华,扬善举骏业宏开。
-
冬暖春晖 大爱同行——融通高科公益专项基金捐赠仪式举行2021-02-10
切实关心清华教职工的身体健康,充分彰显了融通高科专项基金的社会责任担当和大爱奉献精神
-
华软科技发展基金会支持清华大学乡村振兴捐赠仪式举行2021-02-05
积极把教育扶贫行之有效的举措办法和机制模式有效延续到乡村振兴,推进衔接乡村振兴人才培训,服务国家战略,强化使命担当,履行社会责任
-
观点 | 杨斌:字眼“生”“意”2021-02-05
取一字或词,以凝聚共识,促继往开来。凝练字眼抓住人眼,而以意义的升华和启发获得人心与共识
-
静水流深,“清”缘常在,马来西亚IOI产业集团董事长李耀昇捐赠清华大学2021-02-02
期待借此推动马中高等教育的深度协作,促进更多社会贤达关注教育和公益事业
-
新冠疫情对2020年美国大学资源筹募的影响观察2021-02-02
希望对中国大学基金会在“后疫情时代”调整资源筹募策略,适应防疫常态化的新环境,持续开展国内外资源筹募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
校友捐赠再添佳话,百年育人薪火相传2021-01-29
由清华杰出校友熊知行先生创立的香港杏范教育基金会向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主要支持社会科学学院“清杏社会学发展项目”,以促进清华社会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助力培养优秀人才,推进相关领域学术研究
-
披荆斩棘启征程,赓续荣光再出发——清华大学2020年基金会工作会议召开2021-01-07
进一步提高对资源筹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讲好站在民族复兴大业新征程上的清华故事,进一步拓展资源筹募以及团结校友和朋友等攸关群体的内涵与外延
-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恭祝您和家人万事胜意,喜乐平安!2020-12-31
2021,我们共塑未来,大道行远,期待与您并肩,成就更好的清华,铸就人类更好的明天。
-
为战疫注入科技力量,让春风拂遍五湖三江,“春风基金”项目交流会举行2020-12-25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于3月4日设立“春风基金”专项基金,支持清华大学抗击新冠疫情相关方面的科研攻关,助力我国公共卫生和应急体系研究建设水平的提升。
-
共生共长 共兴共荣 | 筑巢集团捐赠助力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2020-12-24
助力全民族美学的素养共升与价值共建,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指导下寻求人居环境设计的未来道路
-
扶植后学,奖掖英才,清华大学奖助学金捐赠人交流答谢会举行2020-12-19
感恩关注教育、携手同行的各界有识之士,希望大家持续关注清华大学的发展,共同携手,为学生的美好明天、为国家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
臻于专精,成人达己,清华基金会举办首届投资管理人大会2020-12-01
为清华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添砖加瓦,也为慈善组织行业在投资领域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和支持,促进慈善组织资产管理领域的共同繁荣
-
为振兴甘肃搭建“空中课堂”——清华基金会、继续教育学院共同启动甘南、临夏远程教学站2020-11-29
以实际行动帮扶贫困地区解决教育数字鸿沟问题,促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
-
创新投资策略,践行价值投资,清华基金会秘书长袁桅获评“2020中国投资机构年度十大人物”2020-11-28
清华基金会作为慈善组织,一直积极探索“长钱”的价值投资模式,希望能够为慈善组织行业投资提供有益的经验和支持,促进慈善组织资产管理领域的共同繁荣
-
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懈努力 | 清华基金会获评抗疫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2020-11-27
新起点、新征程,清华基金会将持续发扬伟大的抗疫精神,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基金会而不懈努力。
-
凝聚仲英青年学者力量,开启后疫情教育公益新生态2020-11-24
“后疫情时代的教育公益”——2020年首届北方地区仲英青年学者论坛举行,聚焦后疫情时代教育公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跨学科、跨领域探讨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旨在开启后疫情时代的教育公益新生态
-
知行相长,铭感不忘 | 2020年清华之友——高英士奖学金、长兴奖学金、承宪康纪念奖学金颁奖2020-11-20
希望同学们能够饮水思源,以实际行动感念母校与恩师,感恩社会各界的捐赠支持,用优异的成绩和优秀的品行,服务国家、回馈社会
-
探索公益创新,引领乡村振兴新模式——领头雁计划再启程2020-11-20
乡村振兴领头雁计划期待继续深入同来自社会各界的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形成合力,推动创新的乡村建设模式落地,进而支持乡村振兴目标的全面实现。